中亚是一块神奇、神秘、复杂的土地。它是现代国际政治视野中“东方”和“西方”的战略结合部,既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斯拉夫文明等多种文明的交汇、交融之地,也是这些文明和文化的碰撞、冲突之地。
作为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枢纽,中亚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一直承载着现实和潜在的地缘政治价值。任何一个大国,只要占据中亚,就可达到多重战略目的——向北可遏制俄罗斯,向东可挟制中国,向南可威胁伊朗、控制印巴,向西可到达中东,以控制红海和地中海,也可经黑海直抵欧洲,从而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这无异于占领了世界战略制高点。
中亚独特的地理优势,引来了大国的竞相争夺。在西方地缘政治家的眼中,中亚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权力真空之地”和“文明冲突之地”。
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罗德·麦金德把这块土地称为“世界岛”,认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可以控制中心地带;谁统治了中心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当代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则直接把中亚称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他强调,“回归这个地区,在地缘战略上对美国的含义十分清楚:美国相距太远而无法在欧亚大陆的这一部分成为主导力量,但美国又太强大而不能不参与这一地区的事务。”
这些认知直接投射到西方国家对这一地区的外交政策和行动中,作为地缘政治中轴的欧亚大陆腹地,某种意义上就成了群雄争霸、纵横捭阖的博弈之地。
也正因如此,中亚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企盼尤为强烈,探索构建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努力也更为积极。
与西方人的思维不同,在许多中国人眼中,中亚虽然也是一个极具话题的“矛盾综合体”,但那里并不是充满杀戮和战争之地。在中国人的认知里,那里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多文化、多民族的交融之地。
中国人打破了用西方视角看世界的桎梏,不以“争斗”和“零和游戏”看待中亚,而以中华文化中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思维来面对中亚。于是,就有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的“上海精神”,有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上海合作组织让中亚国家人民从“欧亚大戏”中的“配角”变成了“重要主角”。历经17年风雨之后,上海合作组织如今风华正茂,让“化干戈为玉帛”在中亚地区成为一种现实选项,让中亚百姓体会到“亲、诚、惠、容”的魅力与和平发展的力量。
“成员国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时,对上合组织给出了意蕴深远的评价,阐明了上合组织的独特优势,也凸显了上合组织合作对当今世界的示范意义。
上合组织迄今17年的成长之路,更像是17年中国和平外交实践的一个缩影。这里没有“零和”,但有双赢、多赢、共赢;这里没有“独舞”和“独角戏”,但有“双人舞”和“多人舞”;这里没有结盟和集团,有的是结伴和共同体。如今,上合组织正在成为欧亚大陆的和平力量,让中亚从某些势力争夺的“后花园”变成了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从你死我活的“角斗场”变成了休戚与共的“大家庭”,成为互利共赢、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这恰恰就是确保上合组织行稳致远的中国智慧,也是让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今天和未来中亚局势的变化,是由多种力量多个层次组合而成、且不断变化的合力来决定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中国无疑是这种合力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在中亚的积极作为,获得了中亚国家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中亚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好处。
中方不想也不会去“排挤、挤占、侵占”任何一方在中亚的“势力范围”,而更愿与各国一道,按照先易后难、日积月累的方式,推进中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在此过程中,受益者不单单是中国一方,而是包括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内的与中国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所有国家。
实际上,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并非来自中国的威慑力,而来自中国的亲和力;上合组织的高人气不是来自中国的霸气,而来自中国的和气;上合组织的传导效应不是来自中国的主导,而是来自中方对各方的疏导。正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本报北京6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