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要到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了,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接到的一个个案,某一类大学的A同学高考前一心想学历史,父母不同意,但他态度坚定,为了不影响他高考,父母暂时不再提这件事。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父母要他报经济类专业,觉得会更有“前途”。他起初还坚持自己的意愿,但父母强烈反对,A同学最后还是屈服了,进了金融系。因为大一大部分都是公共课,他就到历史系去旁听大二的专业课,半年下来,更加坚定了要在大二转学历史的决心。
现在,大学有了比较符合学生成长轨迹的换专业政策,如果大一成绩达标,大二时可以根据兴趣转系。可是,如果A同学从大一开始就接受历史系的文化熏陶,他是可以有更多专业上的成长的。不仅如此,他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与挣扎。
我在咨询室发现,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来做咨询的大一学生占新生咨询人数的1/3强。他们的煎熬、迷惘、甚至绝望是家长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除非这个孩子最后发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否则家长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孩子曾经有过多么痛苦难熬的时刻。
这些来咨询的学生最后又会分为几种情况:接受事实的同学中,有的开始对当前的课业负起责任;有的则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拒绝接受事实的同学,如果意志力足够,则积极投入到当前的大一课程中,为大二的转系做积极的努力;也有的同时去旁听其他系的课程;还有极个别同学则躲到游戏或者其他成瘾行为中无法自拔。
这些同学的专业通常都是父母帮着选择的,而父母选择专业的重要标准就是:这个专业是否在现实社会中“有前途”,能否迅速可见地获得经济方面的益处。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只要某一个专业“能挣钱”,他们的孩子上了这个专业就“能挣钱”。目前有一些走偏了的生涯规划宣传也一样,只说哪些专业在未来会有发展前景,却从来不谈个人特质与专业的匹配度。
我国历来有“因材施教”的传统,上大学选专业也一样,得先知道自己是什么材,然后再去接受相应的教育。仿佛一个人是色盲,却一定要求他去学油画。要想知道一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先得知道自己有什么智力特点、人格特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再去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才有可能选对专业入对门。如果一个人先天对数字敏感,学与数字有关的专业就会是如虎添翼,而反之可能就是受罪。
而且,现在社会变化非常快,大学所学专业,入学时看上去很热门,收入高,大有前途,但几年后就业时,或工作若干年后,有可能发生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变化,越是经济类行业,越和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所以,如果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选,而放弃自身的爱好,完全俯就“钱途”,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有前途”的根本还在于是否喜欢甚至热爱自己的专业。如果我们能够从大学开始学习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将来工作时又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容易取得骄人的成绩,有助于个人成长,何乐不为?
咨询工作中,我见过太多因为缺乏专业同一性而痛苦的同学,也见过很多因为缺乏职业同一性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的成人。如果一个学生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人生更容易理顺,工作也会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有一句英文: If you love your job,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我试译为: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你余生中连一天都不需要“工作”。
这是有关职业同一性的最完美表述。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理顺了”的人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以“节能成长”的方式做成最好的自己,同时又可以让我们拥有最多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人生。
再回到高考报志愿的问题,如果家长真是为孩子的幸福而不是为自己着想,那么从操作上看,应尽量去了解孩子的专业兴趣。如果实在不知道孩子究竟适合学什么,至少可以不勉强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专业,这是报考志愿的底线。
其次,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参考的方法是,在他平时学起来很轻松并且也有兴趣的科目中,寻找相关专业。也可以参考学校提供的专业兴趣测量工具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最后,不限制孩子报考的院校非得是“本地”。父母要有勇气放权并鼓励孩子,让孩子可以踏实、愉快地追逐他自己的梦想。
专业同一性与职业同一性是一个连续谱,如果一个孩子选择了他喜欢的专业,那么他离他喜欢的工作就不会远了。当然,一个人做他喜欢的专业,也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但是比起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问题还是简单多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实在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如果始终触碰不到自己的兴趣,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去喜欢自己将要学的专业。否则,既没有喜欢的专业,又不肯慢慢接受新专业,两边不靠,这样的人生该多么无奈啊!
(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