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安徽“产业联盟”助乡村创客驶入发展快车道

培养先进农业理念“代言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6月13日   01 版)

    今年3月,安徽定远青莲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周航洋种下了70亩鄂莲六号、400亩花奇莲和100多亩南斯拉夫雪莲,这些农作物将于7月收获并上市,集中销往广东、广西、河南等地。

    一年多以前,1991年出生的周航洋还在苦恼自己种的莲藕品种单一、销量不多,现在他已是乡亲眼中的种植大户,成为很多农户争相学习取经的对象。

    从农业种植“小白”到莲藕种植大户,周航洋的改变和成长得益于安徽农业大学和地方共建的农业“产业联盟”的技术指导和帮扶。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各地共组建了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选配了50名资深教授担任联盟首席专家,以及300多名中青年专家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他们常年奔波在“三农”一线,穿梭于田间地头,为农户引进新品种、开展技术指导,创新乡村创客的经营理念,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

    毕业后,周航洋曾在金融行业工作,2016年,他来到定远县,承包了800多亩地种植莲藕。亲戚朋友都很疑惑:“小伙子大学毕业不在城里好好干工作,为什么跑来种地?”

    面对大家的不解,周航洋还是选择继续和农业“接轨”,但一开始,对于怎么在田里放水、何时栽种最适宜、莲藕生长的周期等问题,他一窍不通。

    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徐文娟以安徽农业大学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的身份,被选派到明光市和定远县,开展蔬菜产业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在定远,经过实地调研,徐文娟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莲藕种植模式,引进新技术和品种,提升效益,帮农户走出困境。

    徐文娟带领种植大户到江苏学习,引进“莲藕——龙虾”栽培模式,还在定远青莲种养合作社开展莲藕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将藕农拟废弃的商品价值不高的小藕、孙藕等加工成藕粉,增加藕农的收入,解决了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联盟专家到来以后,分析种植环境和产业前景,对我帮助很大。”周航洋介绍,徐文娟经常来细心询问莲藕的生长和采收情况,帮助他改善种植结构。

    记者了解到,像周航洋这样的年轻农业创客还有很多,他们有市场意识,愿意干也有冲劲,但是缺乏农业基础知识和种植经验,对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了解甚少。经过“产业联盟”专家的带领和帮助,这些青年创客不仅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更成为积极传播先进农业理念的“代言人”。

    定远县桑涧镇的农户白乐经常向周航洋请教种莲藕的问题,周航洋耐心解答,从撒肥料到除草,白乐都会跟着观摩。现在白乐种植的莲藕每亩能够创收3000多元。

    “年轻人搞农业种植,有冲劲,更需要创新,我们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推动农业发展。” 周航洋觉得,“产业联盟”专家帮助了自己,自己也有义务去帮助、带动更多种植户学习新观念、新思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尽一分力。

    29岁的农业创客杨寨也曾是“产业联盟”的帮助对象。起初,杨寨在安徽省明光市建起38亩大棚,种植蔬菜、瓜果,但他苦于没有销路,只能自己摸索,创业第一年,大量蔬菜都坏了,杨寨非常心疼。

    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和明光市市政府联合成立了“产业联盟”皖东试验站,徐文娟等专家多次来到明光,对杨寨的创业项目进行技术指导。

    2017年,在徐文娟的建议下,杨寨在地里种起了黄秋葵,并取得不错的效益。他觉得,有了专家带来的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和管理规划的全方位保障,像自己这样的乡村创客有了创新的“底气”。

    现在,杨寨经常和专家探讨对黄秋葵产品加工方面的想法,有种植黄秋葵的“同行”来学习,杨寨也会“毫无保留”跟他们交流。他觉得,“产业联盟”专家除了给自己技术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带来观念上的改变,激励自己发扬“领头雁”精神,影响更多人,将新兴农业理念传播出去。

    “乡村创客需要在成果、产业和市场之间寻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很重要。”通过多年技术服务,安徽农业大学畜禽产业联盟专家陈宏权教授深知,零星的技术服务难以改变企业的技术盲点。他带领团队,先后凝炼服务对象的重点技术需求事项128件,制订养殖场疾病监控净化方案,为农户的养殖场体检,出具预警报告。在此基础上,陈宏权联合服务对象,制订《畜禽产业联盟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将技术推广、服务和生产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上,帮助乡村创客的产品通过ISO9001认证。

    此外,陈宏权还积极对接技术平台和电商平台,为农产品设计特色商标,推行“一企一品”战略,帮农业创客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为他们的特色农产品打开“入市之门”。

    “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很多种植户的思想观念较传统,让这些种植‘老把式’接受新理念成为一大难题。”在陈宏权看来,年轻创客善于学习,勇于创新。通过“产业联盟”专家的指导,引导创客们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兴的种植理念推广出去、传播出去,带领更多农户走上致富道路,能有效解决农业推广过程中的痛点。

    据了解,仅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的“产业联盟”专家就为安徽各地农业产业引进新品种599个,示范新技术266项,开展技术培训401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785人次,并帮助广大农户共取得新型专利53项,发明专利22项,制定标准、技术规程27个。通过帮扶青年乡村创客,专家们将技术“绝活”送到田间地头,将创新理念送到农户心里,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6月13日 01 版

安徽“产业联盟”助乡村创客驶入发展快车道
上合组织为青年交流开拓广阔天地
朝美首脑实现历史性会晤
福建出台校园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江苏泰兴敷衍环保督察 数万吨污泥两年未清
“刷脸”办户籍
寻找互联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