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14~18岁青少年尿床患儿就诊率仅为37.1%——

孩子5岁后仍频繁尿床可能患了遗尿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6月14日   06 版)

    从小就有尿床的毛病,父母觉着长大一些自然就会好,可都15岁的大男孩欢欢(化名)现在每晚还“画地图”,这让他成了同学的笑柄,自卑得都不想去上学。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宣布,将由一支多学科团队(肾脏科、泌尿科、超声科等)开启全国首个“互联网+14~18岁青少年遗尿关爱平台”,该平台的服务模式为“微医网上问诊”+“线下专家约见”。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互联网+肾脏专科联盟主任、上海市肾脏发育和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徐虹表示,“尿床”并不是孩子的“过错”,是一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孩子的“尿床”可能自愈,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儿童会延续到青少年期甚至成人,且遗尿的严重程度也会逐渐增加。

    15岁男孩尿床成同学笑柄

    欢欢小时候尿床家长觉得比较正常,也就没当回事。谁知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尿床的毛病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厉害了。

    原本在家住的时候一周尿床两三次,但欢欢住校之后几乎每天都尿床。欢欢的父亲介绍,同学们知道他有尿床的毛病后经常笑话他,现在孩子在学校晚上都不敢睡,一般是后半夜才能睡着。即便这样,每天晚上还是尿床,经常被同学笑话的欢欢都不愿上学了。

    徐虹说,像欢欢这样遭受尿床困扰的青少年并不在少数。

    2017年由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牵头的全国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中遗尿症患病率为15.2%,7岁儿童为8.3%,10岁儿童为4.8%,14~18岁青少年中仍有高达1.2%的孩子饱受遗尿症困扰。“在严重度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关注:每个年龄段尿床的孩子中都有20%的比例是每周尿床3次以上,在14~18岁青少年中有7.4%的遗尿患儿每天均会尿床。可以想象,这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压力。”徐虹说。

    尿床患儿就诊率仍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尿床患儿不在少数,但有意识带孩子看病的家长却很少。多数家长都不觉得孩子尿床是病,都认为是孩子睡前水喝多了、玩累了,或者干脆认为是孩子懒,没有养成良好习惯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2~2.5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能够坚持夜间起夜一次或一夜不尿到天亮,但是夜间仍可能无意识排尿,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孩子长大就能够主动控制夜间排尿。”徐虹说,如果孩子5岁后仍频繁尿床,就可能患上了“遗尿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商水平。

    但调查发现,有高达36.3%的家长因为孩子尿床问题责骂过孩子。不少家长甚至认为尿床是孩子故意捣乱,是孩子调皮、孩子笨,也有家长自责是否自己的养育方式存在问题。“其实尿床真的不是孩子的错,不是任何人的错,它是一种疾病”。

    调查发现,我国14~18岁青少年尿床患儿就诊率仅为37.1%,这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就诊水平,令人担忧。

    据了解,15~19岁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根据上海市人口1440万计算,15~19岁人口约95万,按患病率1.2%计算,约有11500名青少年遗尿患者,也就是说,上海市有约1万名大年龄孩子有尿床问题,其中症状明显的约占20%。

    这些青少年承受着比同龄孩子大得多的痛苦,徐虹提醒:“尿床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尿床对于患儿的影响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调查显示,28.6%的青少年患儿出现明显的焦虑、自卑、不合群等不良心理,遗尿症也严重影响其在校表现,患儿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等情况。

    其实,尽早就医,得到正确的诊疗,仍有很好的疗效。徐虹表示,接受药物、遗尿报警器、膀胱功能训练、规律生活等各类治疗后,青少年遗尿患者的尿床症状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此次儿科医院首度开启“互联网+青少年遗尿关爱平台”,希望家长能尽快带孩子接受专业咨询和治疗,这才是帮助孩子恢复自信的最好方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6月14日 06 版

我国医疗质量全球排名跃升至第四十八位
我国血液供应安全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孩子视力下降应去医院就诊 切勿盲目在眼镜店配眼镜
孩子5岁后仍频繁尿床可能患了遗尿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