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到了,全国各高校摄影及相关专业正在进行毕业展览。这些毕业创作是科班学生4年甚至7年的积累与沉淀,也集中体现了当下年轻人影像关注的方向。
其中,环境保护、性别观念、民族记忆、技术与隐私……社会问题意识在很多大学生的作品中有所体现。这些年轻的创作者通常摒弃宏大叙事,以日常和个人经验介入社会议题,映照出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关注。
今天的大学生很难拍出改革开放后在国内兴起的那种传统纪实摄影,他们很少会直接把镜头对准失学儿童、农民工和麻风病人。如今,时代变了,年轻人面对的是物质生活丰裕、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世界。另外,互联网和碎片化的网络社交消解了宏观的思考方式,照片和视频无处不在,他们创作的主题也由公共的立场趋向私密化和日常化,从见证时代变迁的大视野向个人视角内向的观看和表达转变。
现在大学生更倾向于结合其他媒介来丰富自己的作品。这种趋势与摄影发展的历史有关,上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地在文化和艺术领域被讨论和研究,人们看待摄影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学院利用自身的优势开设更多技术性的课程,为摄影创作提供更多路径,同时在创作上不设局限,充分尊重学生创作自由。
个人经历和视角成为许多年轻人表达对社会现实反思的线索。鲁博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王翰林的乳名。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童年生活环境随父母工作变化不断变换,没有熟悉的朋友带来的孤独和不安全感无法消弭。当他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童年时光在作品中逐渐清晰。在通过作品《寻找鲁博》梳理个人情感的同时,他也在关注生活环境变化中的个人成长。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生活在深谷高山的少数民族——羌族开始修路、搬迁,融入现代化的大潮中。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学生吕格尔童年时期的家已经成了水库,少年的记忆也毁于地震,自称是记忆的物质载体被“拆掉”的一代。他从大二开始创作的作品《羌的山》,以“身在此山中”的视角,表现古老民族的命运衍进和自然灾难对于个人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繁荣的北方黄土地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张樱瀚少年时代向往的地方。她的作品《人为黄土》通过长曝光抹掉实体的人的痕迹,试图寻找心中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答案,观察人类活动的实质——攫取和利用自然资源来维持自身生存。
在可以在线浏览全世界各地实景的谷歌街景里,街头人物的对话常在无意间被收入镜头。天津美术学院的王鹏华利用谷歌街景网站截图,留存下那些无人关心的对话,探讨当代社会环境中人的隐私、窥探欲和好奇心的复杂关系。中央美术学院的彭靖则将近3年获奖的、曾被广泛传播的新闻图片场景进行重塑、翻拍,让快速消失的新闻照片重新发声。此外,三维建模、视频和多媒体装置等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重构现实、甚至呈现未来社会图景的可能性。
现在看来,这些作品对毕业生个人的价值可能要大于对社会的价值。大学生的毕业创作整体上也体现出完成度不高、思考不够深入等问题。年轻人在作品中提出了问题,摄影或许难以给出答案,但这些作品会让人更有勇气面对现实。
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 徐刚/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