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场酒宴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送葬队伍短的几十、几百米,长的甚至几公里……从今年开始,浙江德清对农村婚丧嫁娶的铺张说“不”,并通过“村规民约”让农村的婚丧嫁娶酒宴“减肥瘦身”。
几天前,做了十多年“农村大厨”的沈军(化名),承接了钟管镇曲溪村一名村民家的丧事酒。按惯例,他在菜单上开出了时令海鲜。但还没过夜,这份菜单便被知情的村支书退了回来。
“海鲜一律取消,菜肴不能超过600元一桌。”村支书沈新华告诉沈军,口气不容置疑。
在此之前,曲溪村经过村班子、村民代表商讨,制定了包括婚礼不要彩礼、不收礼金、不设账桌的“移风易俗十二条”。其中明确,婚庆丧事不准大操大办,婚宴不能超过800元一桌,丧宴不能超过600元一桌。
“你开的菜单违反规定,需要调整。”沈军无奈,只能重写菜单。
农村婚丧嫁娶办宴席是传统,也是习俗。但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与许多地方一样,在德清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村,婚丧嫁娶的排场也越来越大。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一个村大操大办,光吃喝一年就能吃掉几百万元,村民之间还相互攀比,“不仅造成了浪费,也败坏了风气”。
德清沈家墩村,全村12个小组村民,有11个小组、357户家庭,搬迁集聚组成了一个新村。因为住进了新房,村民们几乎家家都办了乔迁酒。
一位村干部说,有钱的村民几千元一桌,钱少的几百元一桌。大家当面不说,背后还是要议论,“有时因为喝酒,处理不好,还导致村民不和,得罪人”。
经过商议,沈家墩村也制订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参考标准。记者看到,这份标准非常实用,内容围绕结婚的定亲、迎亲、婚礼、婚宴、礼金,丧事的规模、费用、形式、祭悼活动、人情金额等,作了具体规定。如迎亲车辆不超过6辆,反对租用豪华车辆;婚宴总桌数双方不得超过40桌;反对一家结婚,全村坐席。村民贺礼不得超过300元。丧事人情金额不准超过201元;招待香烟用量不得超过20条,单价每盒在35元以下等,简洁明了。
“不论家庭条件好差,只是本村人,办酒都得按这个标准。”该村村主任房荣良说,婚丧嫁娶,家家都会碰到,要遏制互相攀比,只有制度先行,而且规则越细就越好操作。
除了制定规则,在德清,一些村还推出“文明菜单”,对在移风易俗中表现出色的村民进行奖励。
杨跃忠是下渚湖街道下杨村村民,前些日子,他在村文化礼堂办了乔迁喜酒。他说,本来想借机多办几桌,但最后按照村里的规定,只安排了20多桌,每桌费用也没超过800元。
老杨没有想到,这让自己成了村里两位乡贤朱红飞、徐伟强掏钱设立的“文明新风奖”的首批获奖者。
走进下杨村文化礼堂,墙上贴着酒席管理办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对酒宴‘光盘行动’的村民,除免收场地租用费,还给予奖励。”
村党支部书记唐金荣说,受此鼓舞,一些在家操办婚丧嫁娶的村民,也开始按村文化礼堂“文明菜单”标准,“有了这样氛围,给红白喜事减负瘦身,信心也更大了”。
“‘倡俭治奢’已是当前农村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德清县文明办主任陈磊表示,从今年开始,他们还将陆续对文化礼堂操办的婚丧嫁娶设置“准入门槛”,最大限度遏止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营造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嫁娶的氛围。
王力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