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些居民小区内设置了不少快递柜。这些快递柜在方便居民“买买买”的同时,也搅动了我国万亿快递市场。
近日,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相继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转让参股的“丰巢科技”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二者子公司均不再持有丰巢科技的股权。专注快递柜生意的丰巢科技,由我国市值最高的快递公司顺丰速运控股,曾获多家快递公司参股。
而在完成这一交易前,圆通、中通、申通等民营快递企业宣布向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驿栈)增资31.67亿元。而浙江驿栈是菜鸟网络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以快递柜等快递配送为主业。至此,在快递柜市场中,顺丰、菜鸟两强格局逐渐清晰。
在以快递柜为焦点的“最后一公里”竞争中,顺丰、菜鸟等企业追逐的不仅是行业“小伙伴”,还有一线快递员和消费者的认可,以及快递数据的未来潜力。而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快递柜的盈利压力,还有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申通韵达退股丰巢 快递柜两强格局初现
借着电子商务的东风,快递物流在近些年迅猛增长。国家邮政局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邮政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622.6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2012至2017年间的快递业务量骤增605%。
数字背后,快递业务的压力被转嫁到最一线的快递业务员身上。在揽收、运输、分拣、配送四个环节中,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是最让快递员头疼的。北京市东城区韵达快递的业务员康萌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每天要花费五六个小时穿梭于各个小区,基本是免费地为用户配送快件,而可以赚取提成的揽收快件时间,则只有三四个小时。
于是,这几年,提高配送效率的快递柜发展迅速。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快递柜数量大约20万个,预计到2020年快递入柜率有望达20%,对应快递柜格口需求约为7600万个,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快递柜市场逐步呈现“两强争霸”格局。6月14日晚,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相继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申通有限”,“福杉投资”、 “云韵投资”与 “深圳玮荣”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丰巢科技” 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二者子公司均不再持有丰巢科技的股权。对于此次转让的原因,韵达和申通方面均在公告中表示,为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实现合理投资收益,是“基于商业考虑”。
工商资料显示,“深圳玮荣”控股股东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明德控股是顺丰控股的实际控股股东。本次股权转让后,“深圳玮荣” 将持有丰巢科技接近一半的股权,第二大股东苏州普洛斯所占股份则仅有将近7%。
除申通、韵达之外,中通快递也从丰巢科技的股东名单中渐渐隐去。在丰巢科技的A轮、B轮融资中,中通都未增加投资。B轮融资后,中通所持丰巢科技股份也低于申通、韵达。
而在此次申通、韵达从丰巢科技退股之前的十几天,圆通、中通、申通等民营快递企业于5月31日宣布向浙江驿栈增资31.67亿元。当时,这几家快递企业称,这一投资致力于提高末端派送时效,拓展多元化派送渠道。
此外,快递柜市场的另一家企业速递易在去年7月获得菜鸟网络、中国邮政集团的投资,中国邮政旗下的中邮资本实现控股。去年9月,丰巢科技则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集电商的全部股权。成立于2014年的中集电商主要运营“e栈”快递柜,已入驻超过4000个小区。
快递柜盈利难 “最后一公里”寻多种解决方式
虽然快递柜企业所获得的融资很多,但与市场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而且,因为需要大量前期投入,所以快递柜企业在当下也面临盈利难题。
根据上述申通快递公告透露的信息,截至2018年5月31日,丰巢科技的资产总额为63.11亿元,负债总额为17.32亿元,净资产为45.79亿元,今年1~5月的营业收入为2.88亿元,净利润为-2.49亿元。
快递柜这门生意不好做。顺丰控股2017年年报显示,丰巢科技已在社区、写字楼安装智能快递柜约7.5万个,覆盖国内80个城市。巨大的投放和运营成本是快递柜企业盈利难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营收方式不明晰。在获中邮资本等参股之前,速递易的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财报显示,其快递柜的收费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向快递员收取派件费,也就是快递员使用速递易快递柜投放快递时需根据快递柜大小缴纳一定费用:大箱0.6元/件,中箱0.5元/件,小箱0.4元/件;二是用户寄件收费;三是向用户收取超期使用费;四是广告业务收入;五是增值服务收入。
但相比耗费巨大的前期投入,这些盈利方式捉襟见肘。而且,很多地方的快递柜收费标准不一,有的地方快递入柜就收费,不足24小时收费1元,超过24小时按每24小时收取1元累加计费;有的地方实行48个小时内免费,有的地区可免费存放12小时。
这给一线的快递员和用户造成了困扰。尤其是对快递员而言,将包裹放进快递柜或代收服务站,可以省去大量等待时间,数倍提高效率,但承担额外的费用意味着利润的再次削减。
湖北十堰的圆通快递员杨文军(化名)最近很苦恼。在他负责的区域,有些小区使用的是速递易快递柜,用户取件时需要多交1元/件,快递员收取快件则不需缴费。但他认为这种模式也不是长久之计。“客户的钱也是钱,一块钱虽然不多,但长期下来,有些客户就不愿意了。”
中国快递业协会原副秘书长、驿永智库创始人邵钟林认为,经过多年发展,快递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从揽收、运输、分拣转移到了配送环节,“下一步(竞争)就是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区域共同配送,以及智能(快递)柜等等。”在他看来,由于大量基层快递网点都是加盟模式,采取哪种配送方式也取决于一线快递员,所以无论是快递柜还是其他配送形式,“最后一公里”一定不会被某一种模式所主导。“每个城市、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具体是哪种模式,一定是由当地的快递网点和消费者来选择的。”
“如果人工费用大于柜子费用,还是快递柜更好用。”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未来“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方式将是物业代理、菜鸟驿站、自助快递柜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而眼下快递柜领域的竞争还未见胜负。在徐勇看来,目前快递柜领域的竞争基本还是延续了移动互联网的“套路”——先烧钱跑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后再收费扩大盈利规模,而快递柜市场“还要再烧两年才行”。
“数据战争”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盈利难,但为什么快递柜这门生意还是不断吸引各方持续不断地投入?末端配送的快递数据或许是答案之一。
邵钟林分析,以菜鸟、四通一达为代表的“电商派”快递相关企业之所以如此看重快递柜这门亏钱的生意,还是看中其数据价值。菜鸟等企业基本控制了大多数电商快件从揽收、运输到分拣的数据,如果在配送环节通过快递柜能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用户数据,可以更精准地了解用户,从而挖掘营销、电商等多方面的价值。
“最后一个派送环节是最难解决的,也是最复杂的。可如果不能在最后这个环节做好,前面几个环节的努力都没有成果。”邵钟林说。
事实上,快递柜市场虽然呈现两强格局,但无论顺丰还是菜鸟阵营,都没有停止与快递公司在业务和数据方面的合作。丰巢科技此前曾披露2016年各家快递公司使用丰巢快递柜的情况,其中中通使用量占比22%、圆通占比18%、申通占比14%、韵达占比14%、百世占比10%、顺丰占比6%,京东、EMS、天天快递等也会使用。另据记者向丰巢科技内部人士了解,虽然申通、韵达不再成为丰巢科技的股东,但还将继续保持业务合作,快递柜费用也不会改变。
不过,两大阵营间围绕快递数据也曾爆发“正面战争”。2017年6月初,菜鸟和顺丰因为快递数据“掐架”:菜鸟称顺丰主动关闭了丰巢快递柜和淘宝平台物流数据信息回传;顺丰回应称,菜鸟以安全为由单方面切断丰巢的信息接口,并指责菜鸟索要丰巢的所有包裹信息(包括非淘系订单),认为菜鸟有意让其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而此前,双方关于丰巢快递柜的合同已于2017年3月到期,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双方无法就信息安全所需要的数据连接达成共识,遂中止了合作协议。
企业间围绕快递数据的竞争,也引起了公众对其中可能涉及的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此前,一些地方也发生了基层快递网点人员倒卖个人信息的事件。今年5月,江苏宜兴市人民法院就开庭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被告人张某利用从事快递工作的“优势”,将收、寄客户双方的信息“第一时间”拍照售卖。
关于信息保护,徐勇认为,目前《快递暂行条例》、《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可能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已经有比较严格的监管措施,而且隐形面单在不断推广,通过快递柜泄露个人信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假如某些快递员或网点故意搜集某些用户个人信息,也会因为数据量不够大、缺乏匹配数据而难以形成价值链。
邵钟林认为,除顺丰、EMS等少数企业之外,大多数快递企业在末端都是加盟制网点,因此在执行信息保护的要求时可能会打折扣。他呼吁,在包括快递柜在内的“最后一公里”市场竞争中,快递相关企业应该注意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加强对末端网点的管理和规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实习生 方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