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华东理工首届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子毕业

我们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张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7月03日   03 版)

    四年前,刚入读华东理工大学的田恒写下了自己的目标:不挂科、英语要过四级、回家。四年后的今天,田恒不但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还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学。

    “跟其他同学比,基础差,没信心。”6月29日,“埋”在毕业典礼上的人堆里,田恒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当年刚刚跨入华理校门的第一天,田恒等一批同学的确与众不同。

    2014年,作为教育部重点高校,华理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实施了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的“励志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为促进入学机会公平、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子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开辟了通道。这一年,有42名像田恒一样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通过笔试和面试,在高考成绩达到当地理工类一本线后,即被华理录取。

    虽然基础相对较弱,但在华理四年,“田恒们”非但没有掉队,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毕业答卷:12人继续深造,20人直接工作,2人参与西部支教,1人参加“西部计划”,2人参军入伍归来。

    他们的“逆袭”故事,激励着一大批身在农村、受教育条件一般的年轻人奋勇向前。

    除了勤奋外,没有捷径

    从“希望不挂科”到专业第一,田恒有什么学习秘诀?

    “除了勤奋,没有其他捷径。”说这话时,已经达到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霸级”的田恒有些不好意思。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入学时,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都有些听不懂。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跟上大家、不掉队。”听不懂,就课前预习梳理难点,课堂上认真记笔记、抓重点,课后复习巩固。田恒此后完成了从“不会学”到“会学习”的转变,成绩一路飙升:从听不懂,到专业第八,专业第三,再到稳居专业第一。

    田恒的勤奋,更多的体现是自律和专注。大学四年,他从未缺过一堂课;为了集中精力听清老师的授课内容,他从未离开过教室前三排的“学霸区”;每天坚持课外学习两个小时以上,周末自主学习长达五六个小时;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夜间养成了在吵闹环境中入睡的习惯。

    像田恒一样,华理“励志计划”的首届毕业生都相信奋斗的力量:大学四年中,共有82人次获得优秀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在继续深造的学生中,7人以优异的成绩保研,5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研成功;就业的学生中,1人被世界500强企业录用。

    大学四年不花家里一分钱

    在“励志计划”毕业生靳惠宇的奋斗目标里,有一条是“独立完成四年费用的积攒”。四年过去,他完成了这个目标。

    “励志计划”学子全都来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压力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道“拦路虎”。为了免除家庭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华理优先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入校即上岗”。据华东理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崔姗姗介绍,首届“励志计划”学子中,有31人参加了勤工助学,靳惠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学费是用助学贷款,生活费全部由我自理。”靳惠宇算了一笔账,通过勤工助学和暑期兼职,他大约挣下了4.2万元工资,加上助学金、奖学金,大学四年,他没花家里的一分钱。

    除了靳惠宇,很多同学都选择将勤工助学“进行到底”:方宏龙只在大一开学时从家里拿过一万块钱;杭天琳连续三年被评为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的“优秀员工”;张欢欢现在还担任着徐汇校区报亭的经理。

    如果说勤工助学使“励志计划”学子迈出自强第一步,“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俱乐部”的成立则使他们更加自立。

    2015年,华理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俱乐部”,希望搭建平台,将“励志计划”学生聚在一起,凝结成一股力量。靳惠宇、方宏龙等都是首批建设者,在筹建俱乐部的八个月里,他们熬过通宵,有过失落和困惑,但最终团队一起完成了俱乐部章程、活动方案的制定,以及会徽、会旗和会员成长记录手册的设计。

    俱乐部成立后,靳惠宇担任俱乐部第一届理事长,负责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会、礼仪培训、志愿义工服务、校企共建等活动。现在,方宏龙成为了俱乐部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地向后来的“励志计划”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

    从山里来,到山里去

    今年7月,方宏龙将作为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云南寻甸支教一年。从山里来,到山里去,他想将自己得到的爱,分享给更多的孩子。

    “在华理,得到的关爱太多了!”方宏龙心目中,华理给他的关爱每一次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励志计划”笔试和面试,是华理的校长亲自带队“送考上门”的;入学报到时,是学校提供的免费机票;学生提前入学集训、享受学业帮扶,提供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机会。

    初入大学的方宏龙曾经手足无措了好一阵子。陕西省的英语高考不考听力,但在华理,大学一开学就要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英语测试;参加勤工助学和社团活动,却因为很少接触过办公自动化软件而无从下手。

    记者了解到,这其实是大部分“励志计划”学生的“痛点”。

    这批学生,需要提前一周入学,参加重点强化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培训的学习辅导班;大学英语党支部“结对”帮扶,根据每个人特点,在听力训练、发音语调、语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系列的帮扶,不但缓解了他们的困扰,4名学生还辅修了第二专业并获得学位,其中,3人辅修英语专业、1人辅修计算机专业。

    “我的‘西部计划’面试过了,现在在等体检通知。”杭天琳来自云南寻甸县,是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女大学生。四年前,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改变家乡状况,尽力让它进步、繁荣。

    毕业前夕,没能考上公务员的她,决定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也许不会分到寻甸,但能回到云南,回报家乡,就很好了。”杭天琳说。

张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7月03日 03 版

我们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罗学瓒:活跃的农民运动领导人
团云南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首推“红色基因”青少年阅读书单
在习近平党建思想指引下实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