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回趟老家 才知道“亲戚妖魔化”有多可笑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7月13日   07 版)

    半年前,我刚刚回国不久,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一位表叔正好来北京出差,于是相约一起吃饭聊天。其间,我注意到:他老跟我提到“亲情”,提醒我现在年轻人亲情意识淡薄,说家族间的联系还需自己多主动一些。

    彼时的我,正斗志昂扬地要好好发展事业,并忙于和同学聚会叙旧。表叔的建议,当然不在我的努力清单之中。大概是为了心理安慰吧,当时还振振有词地用“逻辑学”回应了他。比如,扣上个“自由意志”的大帽子:亲情关系都是被“偶然”分配的,我们根本无从选择谁会成为自己的亲戚。与之相比,我更愿意多花时间与志同道合、三观更加一致的朋友相处。

    另外,大概是看到太多网友对亲友“催婚”、攀比等现象的描述,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股抵触心理:为什么要回家听根本不了解我的人评判自己的生活呢?我实在不习惯每次过年回家,都要同亲戚从寒暄到亲近的破冰式努力。人生中百分之八十的“尬聊”,大概都产生于这一过程之中。

    讽刺的是,那时候,我已经整整三年没回老家过年了。而最近回家的“打脸”之旅,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亲情”这一“大事”。

    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亲戚行为的预设都纯属臆想。回家之后,并没有人对自己的选择指指点点,也没人唠叨我的结婚、薪资等问题。相反,大多数亲戚都表示“别着急,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最重要”。更令人感动的是,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家人换位思考的努力,希望不要给我太大压力,也不要让我产生抵触情绪。

    在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之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关心和爱。这分温暖和愉快,是亲情真实而独有的味道。原来,此前所有的拒绝和借口,都只是源自我内心的一种怕。而为了这种无谓的担心而将久不联系的亲戚妖魔化,又是多么不公平。

    同时,我发现我太关注自我了,以至于自以为是地将亲人定格在过去。这次回家,我更多地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消极心态。索然无味、无聊、尬聊,这就是我内心最真实的预期。令我意外的是,真正同亲戚深度交流起来,才发现自己身边就有无穷的学习资源。比如,初入职场的我正苦恼如何培养理财意识,跟一位嫂嫂聊过之后,她不仅给我推荐了很好的理财产品和前沿学习课程,还顺便为我的职业规划提出不少建议。而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她早已在某知名教育平台担任导师,自己也有着优秀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样,在跟一位表叔聊天后发现:我正头痛的关于“文旅小镇”的选题,其实正是他近期经营和策划的方向……

    同很多90后一样,从小到大,我的目光一直向外投射着,映照的中心却始终是自己。我总是想要走出去体验更大的世界,寻找更宽广的舞台。而潜意识中,却把很多亲人的人生轨迹忽略了,仿佛他们的生活就是自己头脑中一幅静止的画面,唯有自己的生活才真正活色生香。此前总以为亲情淡漠并非自己的错,那一刻我才发现:年轻人的自以为是早已成为围在自已身边的一道高墙。自己在维系家族联系这件事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靠刷美剧《都市女孩》进行自我反省,因为里面的四位女生是如此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共性:过度关注自我。在其中一集中,女主角汉娜真实而委屈地说了一句心里话:我想要拥有全部。

    半年前的我,可能会劝她知足常乐,亲情、友情、爱情当然不可全都顺遂人意。可是现在,我却开始佩服汉娜不肯抛弃任何一部分的勇气和努力。对于家族之情,我曾淡漠处之。现在,我懂得了它的珍贵和不可替代。而家族间的紧密联系从来不是自然得来的,它需要年轻一代的不断呵护和付出。因为我们不想看到亲情支柱的缺失,我们想要拥有全部。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7月13日 07 版

回趟老家 才知道“亲戚妖魔化”有多可笑
妈妈要去“免费游”
碰巧凑齐的时候 一切恰到好处
我家混血儿的故乡
地铁里的书香
亲爱的郝蕾
吃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