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令人震惊”“转疯了”……如今,一些“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常常使用各种耸人听闻的词语,影响网络新闻环境,浪费很多人的阅读时间。人们怎么看“标题党”?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日常浏览新闻时,47.6%的受访者直言经常遇到“标题党”,41.5%的受访者有时会遇到。受访者指出“标题党”最常用词语是“独家”“重磅”“震惊”“转疯了”等。81.8%的受访者直言反感“标题党”。要减少“标题党”新闻,69.6%的受访者建议平台加强信息监管。
47.6%受访者经常遇到“标题党”,41.5%受访者有时遇到
郑州大学研究生姚雨(化名)对记者说,她看新闻时经常遇到“标题党”。“有一次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家人转发的帖子,标题大概是‘现在看还不晚,看了之后能改变你的命运’,点开之后发现不过是一篇‘鸡汤文’”。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李飞平时看新闻时经常遇到“标题党”“‘转疯了’‘大家都在看’‘震惊’‘后悔’等,有很多这样的词汇”。对于这样的新闻,他很少点进去看,因为感觉“没什么营养”。
调查中,47.6%的受访者直言日常浏览新闻时经常遇到“标题党”,41.5%的受访者有时会遇到,10.3%的受访者偶尔遇到,0.6%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受访者指出“标题党”经常使用的措辞是:独家(51.9%)、重磅(49.1%)和震惊(40.2%),其他还有:转疯了(32.5%)、危机(32.5%)、紧急(27.7%)、警惕(25.4%)、王炸(22.5%)、99%(20.2%)、全世界(19.4%)、竟然(17.1%)、可怕(16.0%)和后悔(14.9%)等。
调查显示,微信(63.6%)被受访者认为是“标题党”最常见的平台,其次是新闻App(58.4%),其他还有新闻网站(43.8%)、微博(38.8%)和纸质报纸杂志(12.3%)等。
李飞认为,“标题党”盛行的原因和当下不良网络风气有关,“一些人为追求点击率和阅读量会制造噱头、博取眼球”。
调查显示,43.3%的受访者对“标题党”新闻已经产生视觉疲劳,基本不会点开看,49.5%的受访者对于有些“标题党”新闻还是会看,只有7.2%的受访者每次看到“标题党”新闻都忍不住点进去看。
姚雨发现,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在微信上很活跃,“他们对健康、生活之类的新闻比较感兴趣,‘标题党’的措辞容易吸引他们点击浏览和转发”。对于微博上的“标题党”,姚雨归因于字数限制让发布者用这样的方式求关注。
调查中,67.0%的受访者认为“标题党”新闻盛行的原因是追求“眼球效应”,55.3%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利益驱动,48.0%的受访者认为是为了在内容同质化的背景下追求差异,41.6%的受访者认为是营造神秘感迎合大众猎奇心理。
“现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标题党’较多,有的带着感叹情绪,如‘震惊’‘吃惊’‘竟然这样’等,有的设悬念,用问题的形式来吸引人们关注和点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铮认为,“标题党”文章的发布者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和点击率。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曹立新认为,网络媒体上的“标题党”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追求点击率。网上的信息太多了,想吸引关注越来越困难,所以发布者就在标题上做文章”。
65.8%受访者认为“标题党”传递谣言和不实信息
调查显示,81.8%的受访者反感“标题党”,其中34.9%的受访者直言非常反感。65.8%的受访者认为“标题党”传递谣言和不实信息,会误导读者;57.3%的受访者认为“标题党”浪费读者时间精力;41.6%的受访者指出“标题党”经常以偏概全,强化冲突、破坏信息生态;39.5%的受访者觉得对于“标题党”不点进去看根本不知道新闻在讲什么;仅8.0%的受访者认为“标题党”使新闻更有意思了。
“从新闻营销的角度看,只要没有涉及到色情、伦理上的问题,‘标题党’是可以理解的。”曹立新表示,“但是网络上的新闻很多都不是专业媒体出品,这样的新闻可能信息来源不明、把关不严,即便不是‘标题党’类型的新闻,也有虚假、内容不丰富等问题。”
张铮认为,人们在看新闻时,通常首先会通过标题进行评判,在新媒体就会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媒体做标题的手段。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标题党”,要客观地去看。
“我们现在批判‘标题党’,更多地是因为它在标题上用一些惊悚、暴力,或者给人不良暗示的方式来吸引关注,另外就是空洞的、文不对题的情况。”张铮认为,这类新闻影响读者有效获取信息,应该批判。
姚雨认为,做新闻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追求真实准确,不能只追求点击率,一味用浮夸的文风和字眼吸引眼球。
对于减少“标题党”新闻,调查中,69.6%的受访者建议平台加强信息监管,54.9%的受访者建议设立读者举报功能,47.0%的受访者呼吁读者提高分辨能力,39.0%的受访者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曹立新认为,应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上网看信息的时候,如果本来态度就不是很严肃,‘标题党’可能还增加了他的乐趣。但如果受众要寻找严肃新闻,应该也不太会受标题党的影响”。
张铮认为,网民的辨别能力其实很好,很快就能识别出“标题党”的套路。“我希望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标题上有更多探索,让标题活泼、新鲜、有趣,又不是单纯靠标题来吸引人”。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1%,大学本科学历的占84.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9.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陈子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