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老行当迎来年轻人

李骏 朱家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7月19日   04 版)

    东南大学毕业的孙科回到了江苏宜兴,拾起了“老祖宗”的行当:紫砂陶艺制作。这个985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本来有着在外人看来非常光鲜的职业,为什么选择了又苦又累的手工业?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知识产权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日前来到宜兴,开始了老行当的探寻之路。

    “最重要的是老行当的手艺和文化魅力。”孙科坦言,吸引他回归这一行当的是紫砂陶艺制作精湛而迷人的手工艺,以及中国悠久深远的文化。“技术可以靠老师教和自己勤学苦练,绘画、书法、石刻、诗文,却要靠长期积累,什么都要懂,不仅要懂,还要精深,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融入技术当中。”

    和孙科一样,毕业于名校却又回乡传承紫砂陶艺制作老行当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根据宜兴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市陶瓷从业人员中有各级各类陶艺专业技术资格的45岁以下占比65.8%,30岁以下占比18.2%,大学学历占比38.6%。2018年,申报助工职称人员中,自由职业者占98.1%(包括创业的个体工商户),大专以上占70%,绝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

    宜兴陶训学校邓招芳副校长介绍,仅丁蜀镇一地,近年来就有将近3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或者就业从事老行当。这部分年轻人主要看中的是老行当的新生命力。

    目前,由于紫砂陶土资源有限,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产生了“化工壶”现象。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长周小东认为,手工艺品的不可复制性与制作者的文化理解力永远是市场的稀缺要素,远不是“化工壶”能够替代的。

    范家壶传承人范伟群以“宫壶”制作技艺为例,“宫壶”壶体结构神似汉字“宫”,以古代中国帝王宫殿建筑为参照,制作者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术功力,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对于紫砂陶艺制作,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技术与文化,这几者的融合是老行当焕发新活力的原因。”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储敏教授说。

李骏 朱家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7月19日 04 版

“脑机交互”跑出实验室
做副业反哺科研落地有多难
老行当迎来年轻人
女大学生创业8年养孔雀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