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批复厦门理工学院设立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雅思考试考点,这是雅思考试主办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厦门设立的首个用于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点。
此举意味着厦门理工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去年,学校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共同开办“厦门理工学院密苏里学院”,这是福建省率先获批的本科学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以颁发本科学位的合作项目。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说,学校在办学之初就确定了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坚持“亲产业、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作为服务厦门经济特区的高校,构建全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前沿专业知识的国际化高级人才是厦门理工学院的必然选择。
“学校构建了全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阶段都能享受到国际化办学的益处”,该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林宏伟介绍到,在厦门理工学院,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到外教课;每年寒暑假学校都提供丰富便利的世界名校研学机会,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学术探索;每年都选送学生到海外名校以“交换生”的身份交流学习一个学期。
在学校海外实习实训项目的支持下,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苏同学去年夏季赴美国带薪实习3个月,在奥兰多的游乐园环球影城担任摄影师和销售助理。实习结束后,小苏又前往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商学院进行一个学期的免学费交换项目。
“在国外的经历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面,和国际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也让我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这位出生于甘肃兰州,上大学前从未想过出国留学的女生坦言,学校创造的这些良好条件改变了她的人生规划。得益于学校的本硕连读项目,今年9月,刚刚大四的小苏将前往爱尔兰科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学生在大三时就能拿到国外大学硕士预录取资格,大四即可赴国外友校修读本科的高阶课程以及硕士学分课程。只要足够努力,本硕课程可以缩短为5年。毕业之际,学校还提供世界名校硕士直录的通道。学校每年通过多种项目选送1000多名优秀学子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其中有近百名学生攻读硕博士学位。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说,学校积极探索将“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的两种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国际教育学院接收了有志于出国交流学习和来华学习的中外学生,引入国外名校学术标准、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实施全英文教学,打造出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办学氛围和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平台。
2014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正式确认厦门理工学院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来自马来西亚的同学表示,在这里认识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年轻人在这里交流思想,共同进步,很棒。”
厦门理工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海外合作高校,不仅打通了出国实习和留学的渠道,还通过“聘请外籍导师、海外讲学教授等形式”着力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教育。
来自意大利的路易博士是汽车新能源技术专家。作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路易担任了由100多名学生组成的赛车研发团队的总导师,致力于赛车的研发制造。2013年他指导车队获得全国学生方程式赛车总冠军,2014年在德国拿到大学生方程式燃油经济性比赛第一名,培养了大量在机械、汽车等研究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大卫教授定期来到厦门理工学院为学生们讲授“国际商务领导力”课程。通过小班化、小组式的全英文教学方式,大卫让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感受到了纯粹的国际化教育。“我能明显发现,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们主动表达的意愿和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互动性和热情甚至比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还要高。”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强调,学校在打造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尤为重视对接厦门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努力做到为厦门服务,为产业服务。
去年5月,由厦门理工学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共建的“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落户在厦门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这是福建省国际化的离岸孵化器,也是全国中外高校合作共建的国际离岸孵化器,重点服务厦门的支柱产业:电子、光电、机械、软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与通信、生物医学、医疗保健、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高科技等。该孵化器将通过从全球引进厦门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引进海外团队创办高科技企业、提供国际领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孵化服务、协助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等多种举措并举,促进厦门提升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为厦门产业发展打造“硅谷”模式。
厦门理工学院国际化办学主动服务地方的做法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厦门市政府积极支持学校申报海外引智的“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划拨国际科研合作专项资金,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在厦的国际企业、科创企业与学校及其海外合作高校联合开展“校校企”合作的技术攻关、创业孵化以及中外学生的联合实习实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