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高中生们结束假期,陆续返回校园,“人工智能”将首次作为一门学科,写入他们的课表。
“这是全球首本人工智能基础教材,未来每一位在校生,都能学到这门课程。”商汤科技副总裁、工程院院长沈徽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由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今年秋季将走进超过40所高中,“希望以此填补国内AI(人工智能)教育的空白。”
沈徽曾任微软全球合伙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多年。“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理念,近几年,这项技术才驶进快车道。”在沈徽看来,人工智能与工业革命不同,带来的不是更强壮的“肌肉”,而是更敏锐的头脑。然而,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人才在培养与储备上,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在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只有5%左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最新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中提到,美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是中国的13.8倍。这导致一些中国企业应用国外技术多、自主研发少,未来缺乏市场竞争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加快AI人才培养步伐?
“培养AI人才最好的方式,首先就是让产学研结合起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记者注),实现学术与工业界的紧密连接。企业通过引入人才、研究思路、方法等注入创新活力,同时将培养的人才反哺社会,包括大学和工业界。”沈徽表示,“人才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
沈徽举例说,2014年,商汤科技创立初期就十分重视人才,创始人汤晓鸥拉来香港中文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同门兄弟,完成了原始人才积累。随后,与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将学校科研课题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提供科研项目指导与实习机会等;设立奖学金,奖励专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沈徽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很多高校人才借助商汤的深度学习平台、超算中心等技术与硬件支持,取得不错的成果,论文被全球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收录,这是很难得的。“高校很难像企业一样有大量的资源支撑,有些领域的研究只在实验室,是不可能完成的。产学研结合,能推动研究成果的诞生和落地。”
如今,商汤科技拥有了亚洲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华人科学家群体,150余名来自世界名校的人工智能博士生每天孵化奇思妙想。“我们已经完成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45亿美元,成为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公司,这和人才战略密不可分。”沈徽说。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清华提出了类似的AI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起一整套适合于人工智能学科的学术评价机制,鼓励师生坚持不懈开展原创性成果研究。”
“清华大学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展了超过10年的战略合作,一大批研究成果被应用到腾讯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也看好这样的模式。
不久前,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站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26所高校发起了《关于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等纷纷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激励青年投身AI行业,参与到人工智能的浪潮中。
人工智能从1956年正式提出概念,到现在已经62年,现在随着深度学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量子通讯等技术支撑,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浪潮,培养未来一代青年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现在6岁~18岁的中小学生,会在不久后成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年轻一代主力军。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说,人工智能生态建设需要四类人才。第一类是掌握前沿理论和技术的顶尖人才,他们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模式或者计算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第二类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他们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方法构建出一个系统。第三类属于“人工智能+X”的交叉应用人才,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第四类是人工智能伦理、制度建设方面的人才,比较偏人文学科。“这四类人才都是急需的,但就需求量来看,最主要的还是第二类和第三类人才。”
“要将自身的兴趣与人工智能结合,比如AI与安防、金融、医疗结合,人工智能结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层面,青年学生和技术人才,要一专多能,学习跨界知识。”沈徽期待,青年人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大有可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想 实习生 滕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