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3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伴我行

改革开放40年青年十大流行语解析

谭建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7月30日   02 版)

    编者的话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思想者》开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伴我行”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思想者》E-mail: sixiang@cyd.net.cn

-------------------------------------------------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走过40年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人生变化。如果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年是“政治的一代”“运动的一代”;那么,改革开放40年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就是“创新的一代”“时尚的一代”。

    青年十大流行语及其变迁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笔者归纳出青年十大流行语,主要包括——

    ★敢饮头啖汤

    改革开放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青年一代率先探索和尝试,用“敢饮头啖汤”的勇气,走出改革时代的新步伐。“头啖汤”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俗语言,指煮出来的第一口汤,谁敢先试,谁敢先喝。回顾历史,从喝“头啖汤”的勇气到“排污不排外”的理性,正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青年思想观念不断变革,青年生活方式不断变迁的重要支撑。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改革开放后,青年逐渐面对市场发展、面对商品交易、面对金钱往来。特别是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讲求金钱和效率逐渐成为流行观念。最流行的说法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青年既名正言顺地靠劳动挣钱、靠才能挣钱,也不沉溺于金钱与享受,而是同时追求金钱之外的友善、互助、诚信、美好,等等,追求丰富的人生价值、健全的人格发展。

    ★从我做起

    1979年清华大学学生率先喊出“从我做起”的口号,由高校传播到社区、农村,传播到平原、山区,成为激励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与工作的最强音。“从我做起”倡导人们主动承担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为自己的幸福而参与社会事务,积极贡献力量。

    ★下海

    “下海”其实是比喻词,指青年跳入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海”,自主挣扎和生存。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指从传统的机关、国企、单位等跳出来,自由谋生。随后就出现“经商”一词,将个体户、港资企业、外资企业等都归到这一范围。正是这一大批“下海”“经商”的青年之中,诞生了如今非常多的优秀企业家、卓越经营人才,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洋插队

    青年流行的“洋插队”是套用了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插队”的说法,移植来指出国留学的一代人。笔者发现,从“洋插队”“留学”作为非常难得的珍稀机会,转变为普通中等收入家庭孩子能够享受的机会,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势力增强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出国留学”获得各种知识和见识的青年一代,回国后带来新思维、新视野,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创客

    “创客”是近年来青年中流行的名词,既有外国时尚的影响,也有国家领导人重视创新创业的影响。具体说来,“创客”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社会传播之后, “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年轻人。调查发现,“创客一代”的产生,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青年摆脱贫困和解决温饱之后,为实现梦想、创造人生价值,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突破社会,获得科技、经济、文化、福利的发展变迁。

    ★网虫

    对于青年网络一代的称呼有“网民”“网虫”“网迷”等说法。笔者发现,伴随90后、00后青少年的成长成熟,网络游戏的多样化、层次化将日趋明显,“独立游戏”等注重人文性、艺术性、创造性的新游戏,将成为社会的新亮点,成为引导青少年兴趣发展的新元素。网络时代引发青少年对“网虫”身份的认同,带来网络求知、网络游戏、网络创业、网络就业等机遇,促使中国进入全新的发展环境。

    ★奇葩

    “奇葩”原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个性十足。特别是90后、00后青年通过“奇葩说”等节目,将这一词语渲染成为“有褒有贬”“褒贬兼存”“贬中带褒”“似贬实褒”的流行话语,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90后、00后青年热衷参与“奇葩说”,热衷观看“奇葩说”的原因,一方面是在辩论中听到各种与自己内心相同的想法、说法;另一方面是看到“奇异”青年在辩论中发出光彩、光彩照人;特别有认同感、自豪感。

    ★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传承“学雷锋、做好事”的传统,适应青年一代在获得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的同时,希望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愿望,提供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志愿精神能够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充分发展又为志愿服务事业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引导青少年在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的实践中形成健康价值观、形成良好人格。

    ★世界范

    中国从“闭关锁国”到“睁眼看世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经历了百年探索,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铺垫。如今,青年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越来越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敢于站上国际舞台。

    青年观念变迁的社会价值

    青年流行语的变化,表面看来仅仅是“话语变化、词条变化”,但是每一个词语产生和演变的背后,都具有社会时代的重要影响;同时,青年每一个新观念、新意识的出现,都对社会结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普及。

    (一)创新社会理念

    回顾改革开放40年青年流行语的变化,可以发现一方面伴随社会变迁引起青年一代不断诞生新的观念、新的追求;另一方面青年流行语的发展又成为社会时尚的重要元素,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可以说,青年的观念变化,促进中国社会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意识,保持社会的旺盛活力与发展生机。

    (二)创新社会体制    

    思想观念对实践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变化,不仅影响一代代青年乃至一代代中国人的发展变化,而且成为创新社会体制、创新社会结构的重要动力。当过去年代的人们仍然习惯依赖“单位制”“铁饭碗”的时候,大批青年率先选择“下海潮”“打工潮”等,选择“旧有体制”外的工作与生活空间。这些最初非常不起眼、不受重视的行业、职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成为社会新体制、社会新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变革进程中,青年的新观念引发的探索和实践,将进一步推动体制创新、结构变迁,将为社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三)创新社会资源

    1978年以来,通过农村“联产承包制”和城市“企业责任制”等改革,将包括青年在内的人力资源活力激发,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青年自由选择和自主创业、自主结社等机会增多,就产生更多推进社会发展的资源类型。特别是青年社会组织,既成为青年就业创业的新领域,也成为发挥青年创造性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力量。这些不同于原有社会形态中的各类资源,沟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创新社会网络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一代又一代青年经历着社会网络的不断变化。传统村落背景下的“熟人网络”逐渐突破,拓展到城市化进程的“陌生人网络”,在进入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的“虚拟网络”。可以说,老年人是传统社区、村落生活的“原住民”,而青年是信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他们一方面积极将网络技术、信息资源作为构建新型社会关系的基础,全国乃至全球范围能够通过“虚拟关系”建立合作发展,创造社会的新财富、新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将“虚拟网络”“陌生人网络”“熟人网络”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让传统借助时尚焕发生机。

谭建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7月30日 02 版

改革开放40年青年十大流行语解析
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截稿日期推迟至8月30日
党旗所指 团旗所向
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