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地球上玩吉他的地方,几乎都有我的产品。”翻开王玮拿出的厚厚一沓订单,几乎每张订单都来自不同的国家:英国、美国、泰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瑞典、荷兰……订单金额以美元计价,从8000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80后小伙王玮是一个名为“比洋”的国产吉他效果器自主品牌的拥有者。他所生产的吉他效果器完全由自己研发,年产3万多件,90%以上销往欧美。客户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仅美国就有6家公司在做他的产品代理。
电吉他的音色要多彩、动人心魄,多半要归功于这个巴掌大的设备。事实上,王玮自主研发的吉他效果器在走出国门之前,早已深受国内一线乐手和吉他爱好者的青睐,崔健、汪峰、许巍、谢天笑等摇滚大腕都是他的用户。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广受欢迎的效果器,竟然是从山西忻州定襄县南王乡一片庄稼地里生产出来的。
山西定襄是王玮的家乡。他在此建起了约3000平方米的工厂和住房,房子被青纱帐一般的田地包裹着,以至于当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按照导航驱车抵达后,放眼望去,不见厂房,只见无边的玉米地。
事实上,王玮的工厂起初开在北京昌平,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并应家乡政府邀请,将工厂迁回了定襄。他说,自己在家乡的成长历程,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深刻的印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热爱音乐的王玮在定襄县高中就读,家境清贫。为了能拥有一把自己的电吉他,几经搜索,他从网上某论坛查到了国外电吉他生产制作教程,并径自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城市买来电吉他配件,又访遍十里八乡的木匠,在他们的建议下,向乡亲讨来一块靠谱的板材,几经折腾,竟然真的攒出了一把像模像样的电吉他。
后来,王玮又和同学组建了“青纱帐乐队”。在演奏中,他发现昂贵的吉他效果器一旦“罢工”,他和小伙伴们完全无计可施。在与“罢工者”的拉锯战中,爱琢磨的王玮不但学会了修理技术,还鼓捣出了备受吉他经销商赞赏的自制效果器。
2003年高考落榜后,他带着自己的产品逐梦京华。像所有“北漂”一样,创业之初备尝艰辛,“找不到房子,曾在公园长椅上拥被而眠”。那些日子,王玮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向琴行推销产品,却收效甚微。
“你的产品性能这么好,为什么不到乐手中去推销?”彼时正火的舌头乐队吉他手朱小龙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王玮一头扎进北五环的“乐手村”霍营,从开始为乐手修理吉他,到拿出自己的新产品,邀请乐手们试用。
“很多厂商最关注销量,而我更关注乐手需要什么样的音色,期望什么样的效果,这在于制造者对音质、音乐的独特理解。”王玮介绍,现在崔健、汪峰、许巍等出的一些专辑都是用他的效果器处理的。“只要出新品,总会先拿过去让他们试一下。”
“我们打开国外市场主要是通过参加国际展会。”王玮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次他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国际音响乐器博览会。无意中获知,他的产品是当时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吉他效果器,这令他倍感振奋。
自此“做一个属于世界的中国乐器品牌”的目标开始从王玮心中萌发。2006年,他自主研发的第一块“比洋”效果器在北京昌平工厂下线。王玮为其取名“比洋”,既有怀念偶像“beyond”乐队之意,也意在表达国货绝不逊于洋品牌。
不久后,一封来自加拿大的邮件发至王玮邮箱,联系产品的订购事宜。对于这笔国外订单,王玮记忆深刻,“那是国外的第一笔订单,数额不大,1万多美元,但是它给了我走进国际市场的信心。”
“现在我的样机大多直接由国外客户测试,他们在技术上更专业,更了解欧美用户习惯。”王玮直言,自己现在和过去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电吉他就是从国外引进来的,相关技术相对更成熟、先进,不少玩音乐,尤其是玩摇滚乐的人对产品很苛刻,这样的反馈有助于帮助他提升产品水准。
王玮介绍,如今“比洋”效果器的国外售价,相比同水平的洋品牌产品大约要低30%~50%,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眼下,王玮除与大量国外代理商合作外,来自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订单也在大幅增加。
“总体来说国外市场比国内好做。”王玮直言,国外市场用户活跃,乐手往往不太在意产品是不是大牌,只要觉得好用就买。但是国内不这样,这一定程度也与国内厂商不太注重创新,更注重销量有关。
了解他的一位朋友说,王玮绝对是个“死磕到底”的人。他在北京时,曾整晚“圪蹴”地上研究电路,连马扎都忘了坐。他为效果器加装了插槽,用户可以像换电池一样更换不同内存的芯片。据了解,该产品目前正在量产,全世界少见。
事实上,在记者看来,王玮将效果器的研发当作一种享受,为每次技术上点滴进步而着迷。这样的“执迷不悟”还表现在他的生活中。
南王乡这块土地,如今已经成为他和11岁女儿的“乐土”。
王玮爱钓鱼,于是就在自己大到夸张的院子里,挖建了鱼塘。鱼塘边的小树林里,他为女儿在树上搭建起了一座可爱的树屋,“最初的图纸是女儿画的,我负责搭”。
更不可思议的是,鱼塘后面,还有一座占地近500平方米用纯木材搭建的“影院”,里面大约有三层楼高,购置了清一色的美国影院的专用音响,有巨幕、有舞台、甚至还有个小酒吧,以及用于住宿的标准间。
这座神奇“房子”是完全按照王玮的创意搭建起来的,功能多样,个性十足。爱音乐的“同道中人”来拜访时,会在舞台上过足音乐瘾。前不久俄罗斯世界杯期间,王玮两口子又摇身变成了忙碌的“酒吧服务生”,通宵为前来观看“巨幕”世界杯直播的好友端水倒茶,还在里面拉起了挂满各国参赛队队旗的条幅,以及预测赛季的小展板。
这样的快乐,在王玮看来与研发更优质的效果器同等重要。
王玮说,自己当年去北京的时候就是一把琴一个包,返乡的时候,也是一把琴一个包。现在和当初一样快乐,能持续下去就很好。他只想很“讲究”地研发每一款产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