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是越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这段佳句早已成为讴歌爱情美好的传世经典,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待爱情的态度越来越自由、开放。但是,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却远不如长辈们简单而直接,“不婚族”的年轻人数量似乎逐年增长。
据民政部发布的信息,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而且,不同地区的结婚推迟现象各不相同。结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为贵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
不过,低结婚率和所谓的“不婚族”不是一回事,更何况“不婚族”这个概念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要想搞清年轻人不婚的秘密,就得先分析下到底谁是“不婚族”。
前不久,有个朋友称自己是坚定的“不婚族”,这令我感到意外,但不方便去询问原因,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不婚族”群体显然也不希望外界给他们贴上标签,因为贴标签就存在误解乃至污名化的可能。
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年轻人选择不婚,从个体角度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受到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影响,对婚姻乃至爱情态度悲观。心理学上认为有一类人属于“情感冷漠者”,但这种心态未必是天生的,可能和早年压抑、混乱乃至不幸的成长环境有关。有人见证了父母关系的破裂,有人经历了爱情上的巨大创伤,其心灵的创伤无法抚平,漫长的时光也无法真正消除心灵深处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其二,一些人面对婚姻,认为自身条件不足,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物质条件匮乏的男性身上,他们也是被污名化最严重的群体之一,比如“老光棍”“剩男”等标签,最常贴在他们身上。对他们而言,不婚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在自嘲的同时也只能选择与孤独为伴。外界对这类不婚群体关注最少,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缺乏话语权的。
其三,则是一些有明确观念、个性解放的年轻人,他们选择不婚,可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但主要还是坚持了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不愿意成为传统观念的束缚者。在青年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当下,出现这样一批坚定而独立的“不婚族”并不令人意外。狭义的“不婚族”,主要就是这类群体。
其实,“不婚族”的产生与城市化的推进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直接相关。很难想象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环境下,会产生很多“离经叛道”的不婚者。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是与农业社会对家族血脉传承的要求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姻是生产资料继续维持下去的关键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基本因素。但是,现代化进程提升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加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日益走向瓦解,个体面对婚姻的态度开始走向个性化的选择。而具体到年轻人的婚姻态度上,则与年轻人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有关。
比如,在经济困窘的状态里,年轻人不仅要让自己存活下去,还要努力反哺长辈、照顾家族里的其他成员,他们不得不面对整个家庭的“训导”,选择结婚甚至紧跟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无法逃避的宿命。但当年轻人有了足够的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物质资本足以安放所有的“传统的焦虑”,自然也更能按照内心想法去寻求想要的生活方式。
更明显的例子体现在很多女性身上,女性足够独立的时候,不需要附着在男性的物质资源上,可以自由选择对待婚姻的方式。也正因此,“不婚族”里有不少是独立意识很强的现代女性——并非是真的不结婚,而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相比“不婚族”内部的复杂构成,外界对不婚群体的地域差异更加缺乏必要的重视。漂泊在一线城市的不婚群体明显大于三四线城市,这背后的因素很多,但简单来说,的确跟不少人吐槽的在大城市的“压力太大”有关。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里提到,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后,社会阶层流动性就会下降,不少人的进取心和欲望追求也会随之下降,他认为日本已经进入了一个“低欲望”的发展阶段。
显然,多数中国年轻人的心态还不是“低欲望”的,毕竟我们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到物质饱和阶段,相比发达国家,国内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还不算慢,只是在发展较完备的大城市,高房价和高物价令不少缺乏根基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选择“不婚”,其实也是面对物质压力的一个新思路:可以没房没车,但不能没有生活,也未必没有爱情,只是不会选取传统的婚姻模式罢了。所以说,真的没法对所谓的“不婚族”一概而论,在选择多元化的当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可能是最合理的方式。
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