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一位从怀柔转诊过来的热射病患者情况紧急,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段军刚到家就又被叫回了医院加入抢救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又一位热射病患者被送进医院,段军接连实施抢救,一直工作到第二天零点30分。今年气候相对异常,热射病患者呈爆发式增长。仅中日医院一家,8月1日就收治了8位热射病患者。
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暑天还需长期户外作业者和老年人以及孩子,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由于北京今年7月多雨,再加上连续出现35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天气,户外作业者,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身体的汗液无法蒸发,热量无法散发,这种条件下非常容易导致中暑。如果在中暑早期没有及时干预,就很容易发展成热射病。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段军表示,热射病治疗起来比较难,需要尽早采用冰盐水给患者进行血管降温,或者通过血液滤过等方式进行降温。这些降温方式,一些基层医院无法实现。据了解,目前中日医院已经收治了多位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热射病患者。
和死神赛跑
当听到自己抢救过的热射病患者终于醒来时,中日医院急诊科护士杜涛喜极而泣。
7月21日晚9点,一位已经昏迷了3个小时的患者被送到中日医院急诊科,杜涛和同班的医生共同接诊。经检查,患者腋下温度已高达41度,体内核心温度可能会更高。患者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弱,此前还曾呕吐不止。
“很有可能是热射病!”根据同行亲友提供的信息,患者昏迷前曾在高温天气下连续几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且既往体健、无特殊毒物接触史等,结合他喷射性呕吐和腹泻不止、头痛、高热等临床表现,接诊医生大致判断出了患者病情,但还不能完全排除颅内感染和中毒。
杜涛先让患者亲友帮患者脱去衣物,摆成“大”字型,使皮肤充分暴露,调低空调温度,并向急诊监护室调用了冰毯。在冰毯送来之前,降温刻不容缓,杜涛先用仅有的冰块给患者的头部降温,以保护脑组织,然后指挥患者亲友用一次性手套接凉水,再兑入酒精,直接浇到患者身上进行涂抹擦浴。
在杜涛的指引下,患者的亲友拿来了冰袋,甚至还有人从医院对面的快餐店找来了冰块。将这些冰袋放到患者腋下、脖子以及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走行处,随后患者的工友们拿来更多的冰袋覆盖患者大部分暴露的皮肤。将近半个小时的物理降温后,患者的腋下温度已经降到39.1度。
在此过程中,补液等治疗也开始实施,药物降温逐步展开,同时药物降低颅内压。患者逐渐不再呕吐,手脚也开始有了自主活动。晚上11点多,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时,肛温控制到了38.5度。此时,患者的意识已经开始有复苏迹象,瞳孔反射也恢复灵敏了。
患者转走后,杜涛和其他参与抢救的同事们,望着抢救床上的水、吸痰管的包装袋,以及地上零零散散废弃的冰袋和湿漉漉的冰毯,松了一口气。
感谢医生把我工友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7月22日凌晨两点,杜涛结束工作后,将她抢救热射病患者的过程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想到,很多人都在问她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虽然是一种很凶险的病,但是可防可治,这让杜涛认识到了科普这个疾病的必要性。
杜涛写了一篇关于热射病的科普文章,发在中日医院的官方微信上。
如今,该文章阅读量早已超过了30万。杜涛在文章中引用了当天抢救患者的病例。杜涛抢救的这位热射病患者是一位农民工,其工友在微信下留言:“谢谢您,那天晚上我亲眼所见所有大夫的奋力抢救,高尚的医德,从死神手中把我的工友拉回来。在这里感谢所有的医生,你们辛苦了。”
看到这样的留言,杜涛很感动,今年是她在急诊科工作的第五年,当年在各个科室岗位轮转一年后,她最终选择留在急诊科,“因为在急诊非常锻炼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关键时候就得靠你自己。在急诊会遇到很多危重患者,处理紧急情况,把人救活特别有成就感。”
抢救完热射病患者那天凌晨,她在朋友圈写道:“夜归的路上在想,他要是真活了,我们真真儿是太棒了!”
由于中日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合力抢救,杜涛接诊的那位患者7月31日康复出院。
这些长期奋战在救死扶伤一线的医护人员,真真儿是太棒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