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天渠”浸润了亘古干旱的坡地

“相信所有看到这条水渠的人都会被震撼”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8月13日   06 版)

    跟着银幕上的故事回忆自己的过往,83岁的黄大发几次眼眶湿润。

    近日在北京政协礼堂首映的电影《天渠》,讲的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黄大发愚公移山的故事:面对村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因严重缺水导致的贫困,上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当地200多名村民修水渠,在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他们硬是靠着锄头、钢钎、铁锤等“土工具”和双手,花了36年的时间,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长9400米、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天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靠天吃饭”的历史,当地群众亲切地叫它“大发渠”。

    黄大发居住的团结村以前叫草王坝,地处黔北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在1995年前,全村的灌溉和人畜饮水只有依靠山坡自渗水和一口望天井,如果要前往山脚的溪河里挑水,往返要花4个多小时。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耐旱的洋芋、红薯和苞谷,“苞谷沙”是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就是村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大米饭。”支撑黄大发几十年不断挑战水渠的,就是这个心愿。

    2017年11月拿到《天渠》剧本的时候,离开机只有40多天了。导演柏麟率领主创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往遵义体验生活,一边选景选演员,一边修改剧本。“拍的是真实人物真实故事,就要如实还原,片中每一个桥段细节都来自真实的生活,没有任何夸张和炫耀,就是朴朴实实讲故事。”接拍《天渠》之前,柏麟曾经见过一次黄大发,因为常年修渠,他的双手满是老茧和伤疤。这位瘦弱老人身上的朴实和坚毅让柏麟印象深刻,老人的坎坷人生更是给了他巨大的触动:“那不仅是一桶水,更是人民的向往和现实生活之间横亘的艰难道路。对于黄大发而言,他的命运带着使命的色彩,他选择的道路是很艰难的,难就难在,他所面对的不只是开山的艰险……”在影片《天渠》里,村民追随黄大发修渠的故事,经历了从“相信”到“怨恨”直至“反叛”,最终再次敬畏相随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电影开始,一场暴雨导致的洪水,无情地冲垮了没有导洪沟、分流渠的“红旗大渠”,草王坝人的梦想又一次破灭了。缺水,是草王坝的“穷根”,因为高山的阻隔,几公里外的水源始终跟这片土地无缘。上世纪60年代,受“红旗渠”精神感召,23岁的黄大发立下引水誓言,带领村民用土办法成功开凿了一条长116米的隧道,但村民们不懂技术,仅凭肉眼和竹竿进行测量,甚至用黄泥巴代替水泥糊渠壁,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89年,这位54岁的老支书自费到枫香区水利站,从基础开始学习水利技术。为了争取工程立项,从草王坝到山下城镇几十里的山路,黄大发来回跑,1991年年底,工程批下来了,上级也拨了几万元经费,却仍有1万多元需要村民自筹。这让当时人均年收入只有80元的草王坝人犯了难。黄大发连夜挨家挨户劝说,除了执着和诚意,还有他对村民立下的“军令状”——“修水渠,我愿意拿自己的命来换”。

    资金有了,群众动员起来了,技术人员到位了,1992年正月初三,引水工程开工建设。黄大发带领全村200多名村民背着钢钎、二锤,自带干粮,第二次进了山,踏上艰苦漫长的修渠之路。

    按照施工方案,修渠工作由施工队在前面放炮打槽,村民紧跟其后砌墙筑渠。修建水渠需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其中以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需要在悬崖峭壁上精确画出水渠走势,然后在悬崖上凿出半幅隧洞才能通过。

    在擦耳岩,有一处倒悬的崖壁直立如刀,离地面300多米,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过去。年近六旬的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腰上,让人从山顶一尺一尺往下放,人悬在绝壁处,用锤子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黄大发腰间系着绳子下绝壁打炮眼的情节,在银幕上重现时看得观众心惊肉跳。拍完这场戏,导演柏麟紧张得抱着制片主任哭了。

    “下着雨,遍地泥泞,我们的鞋和裤子就没有不粘泥的时候。三九天很冷,晚上回来也就睡四五个小时。”电影《天渠》里黄大发的扮演者郑强坦言,扮演这个角色,精神和身体都历经磨练。为了找到人物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感觉,郑强不顾团队劝阻上了三段悬崖中最危险的擦耳岩,渠壁下面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他背转身紧紧贴着岩壁,两腿发软,手心里都是汗,那一刻,他震撼了。拍戏过程中,郑强一直感觉黄大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能在普通的生活当中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你不知道他内心有多强大。”郑强说。

    也是在擦耳岩的悬崖边,有一场戏郑强特别难忘,当时黄大发疲倦地坐在地上,叫来儿子替他下绝壁打炮眼:“我刚才下去两次了,头有点晕,你下去吧。”儿子不解地问:“为什么是我?”因为擦耳岩并不是他所在的工段。黄大发回答:“你是我儿子,别人摔下去了我赔不起。”同样身为父亲,郑强说自己任何时候想起这句话都忍不住流眼泪。

    因为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剧组深入贵州实地拍摄,拍摄大部分时间都在山里,条件特别艰苦。柏麟坦言,拍戏过程很“揪心”,“被炸过的绝壁松动,看着好像任何一块石头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但这些“揪心”却是黄大发和当地村民们30多年来每天都要面对的。

    有几次,黄大发甚至和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刚开始,装药炸山,由于缺乏经验,黄大发还没走出“雷区”,村民就开始放炮,黄大发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头才躲过危险。

    “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0多公里去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生怕他的宝贝丢了。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浸润了亘古干旱的坡地。孩子们跟着水流跑,大人们捧着渠水大口喝着,而老支书却默默地坐在一边,流泪了。

    这个今天看来也堪称“人间奇迹”的水渠工程,从1960年黄大发带领村民第一次修建开始,至1995年全线贯通,历时36年,如今,以黄大发名字命名的“大发渠”,已滋养了一方水土20多年,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的人畜饮水问题,还能灌溉良田,村民天天吃大米饭的梦想早已成为现实。

    《天渠》首映式当天,黄大发应邀来到现场。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身体硬朗,说起话来字字铿锵。老人说得最多的是感谢,感谢电影剧组不畏艰险、不怕辛苦,把自己家乡得之不易的变化与发展拍成电影,让全国人所知,也感谢全国人民对他家乡的关心,希望大家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贵州。

    带领村民奋斗了几十年,黄大发走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但最远也只到过80公里外的遵义市。80岁生日那天,他想到省城走走,但到了贵阳后,老支书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去逛逛,也没有要求去商场转转,而是想去贵州省委看看。站在省委大门口,黄大发注视着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的石碑,默默站了十几分钟,然后转身对陪同人员说:“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陪同人员问:“到别处看看吧?”黄大发把头一摇:“党组织信任我,把草王坝村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

    一条生命之渠,一段人生传奇。黄大发被称为一生只干一件事的“当代愚公”,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坚持亲自护渠。和剧组一起走在擦耳岩险峻的“天渠”上,黄大发的每一步都迈得特别稳,还不忘嘱咐大家“慢点,慢点”。

    “相信所有看到这条水渠的人都会被震撼,说到艰苦,其实我们只是通过影片的方式去再现这个事件,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能够传承下去。”柏麟说,面对如此感人的故事,坚持贴近生活的朴素和温度,以情动人,才配得上去讲述这些实心做人、以初心改变世界的平民英雄的故事,“我们不想强调什么,只想传承一种精神”。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8月13日 06 版

“相信所有看到这条水渠的人都会被震撼”
“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在京开展
带着黔东南的蓝莓走出大山
“那一刻,觉得自己的付出真的很值”
“感谢你们的到来”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