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8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今天在上海发布。《报告》采用100分制方式,从健身环境、健身行为、健身效果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总体指数为60.2分。其中,体育健身环境指数为74.8分,体育健身行为指数为40.0分,体育健身效果指数为80.1分。《报告》显示,从年度数据变化来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整体上呈现向好的趋势。
该报告是我国首次基于全国样本数据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指数的数据采集工作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实施,在上海市教委的协助指导下,上海体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团队承担了具体的调研工作和数据分析。2017年10月至11月,在全国学生体质复核抽测期间,研究团队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儿童青少年、体育教师和家长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26余万有效样本数据的综合分析,完成了《报告》。
《报告》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在效果、环境和行为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倒挂现象”。体育健身环境失衡发展是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过程中的重大隐忧。在五个环境要素上,学校环境得分最高(84.6分),制度环境(74.6分)、家庭环境(74.7分)和人际环境(76.7分)得分相当,社区环境(43.3分)得分最低。总体来看,学校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的支持力度最大,社区环境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
体育健身行为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日常体育健身的活动方式(77.8分)较为丰富完善,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11.4分)和静态行为方式(14.8分)的得分仍然处在很低的水平。同时,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静态行为方式的分值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例如,在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小学生每天保证1小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得分均值为17.7分,而初中生降到9.8分,高中生则降到6.5分。
体育健身的“被动”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效果指数得分较好,为80.1分。不过健身效果中体质健康水平的得分(小学93.4分、初中88.4分、高中89.6分)明显高于健身意识的得分(小学75.1分、初中70.3分、高中65.3分)。这说明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参与总体上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