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里海沿岸五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里海东岸城市阿克套举行了第五次峰会,俄罗斯总统普京、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共同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五国同时还签署了6份相关协议和备忘录。这份公约的签署,为里海五国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里海地区合作迎来新的契机。
此间评论认为,公约的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五国未来合作创造了新条件,甚至被称为“里海地区的宪法”。公约赋予里海特殊的法律地位,既没有将其界定为“海”,也没有将其界定为“湖”,只规定了各国15海里的领海和10海里的专属捕鱼区,其它主要水体和渔业资源由里海五国共同拥有。这避免了按国际海洋法或按湖泊来划分里海的难题。历时22年、进行了50多次讨论和磋商之后,此次峰会终于就里海的法律地位取得了共识。俄总统普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均表示,这份公约的签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公约将成为里海地区安全稳定和合作的保障。
此次峰会受到了里海沿岸各国的高度重视。峰会前夕,普京总统特意召开了俄联邦安全会议,“确认”里海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强调里海地区形势依然复杂。公约签署当日,伊朗即明确表示,确定里海分界线以及划分里海海底资源这两个主要问题被遗留了下来,鉴于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五国还要进行更多的谈判。
就里海海底的划分问题,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之间争议最大。公约强调,里海海底资源将由相邻国家根据国际法准则通过谈判进行划分,但没有明确各国应对海底资源如何具体划分。这意味着,阿塞拜疆与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之间,还要就有争议的油气产地区块归属问题继续进行艰难的谈判。
铺设跨里海油气管道,也是令人瞩目的重要话题。公约明确了各国有权在里海底部铺设管道,只要与管道所经里海国家协商同意即可。从形式上看,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向阿塞拜疆铺设跨里海油气管道成为了可能;但根据公约及附属协议,实施包括修建跨里海管道等大规模海洋项目必须考虑生态因素,要符合环保要求,而这需要五国一致同意。可见,铺设、修建跨里海管道依然障碍重重。
里海地区的军事和安全问题,是此次峰会的另一个焦点。公约规定,非里海区域国家的武装力量不得进入里海,里海五国“不得提供本国领土给第三国从事危害其他里海国家的军事行动”。就在几个月前,俄罗斯外交部还对哈萨克斯坦利用其里海港口转运美军货物表示过担忧和不满。为此,在本次峰会前夕,哈萨克斯坦外交部还专门澄清说,所谓在里海沿岸建立美军基地的说法“并不属实”,哈萨克斯坦只是“协助美方运送阿富汗政府所需的货物”。俄方坚持认为,为美国或其他北约国家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支持,意味着外国军事情报部门也会一并介入里海地区,意味着域外军事力量在里海地区的存在,而这与公约精神完全不符。
有媒体披露,早在2002年,五角大楼就曾经将里海列为美军在欧洲的“责任区”。可见,里海五国如何与域外国家发展军事联系,彼此认知各不相同。尤其是在北约频频向黑海和南高加索地区推进的大背景下,里海地区军事合作更为敏感。有分析人士认为,公约规定“非里海国家不得在里海驻扎军队”,表明俄罗斯和伊朗巧妙地利用了公约,成功地将北约和美军排除在里海之外。
公约规定,“在里海进行军事建设时,需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及其他里海国家的安全利益,以使里海各国驻扎在里海的军队规模保持平衡”。事实上,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保护各自的海上资源,五国都在加强里海海军建设。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今年4月曾提出,俄罗斯要在2020年前完成对里海军事基地的扩建工作,不仅要修建港口和码头,还要增加官兵人数,表明俄罗斯里海舰队的地位还要进一步提高。人们还清楚地记得,2015年10月,俄罗斯正是从里海舰队的战舰上发射“克拉布”巡航导弹,精准地攻击了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目标。日前,搭载“匕首”高超音速空对地导弹的米格-31战机又在里海地区执勤。几乎同时,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也不断修建在里海沿岸的军事设施,并不时地在里海上进行军事演练。据称,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正是在观摩了在里海经济区的军演后赶赴五国峰会的。可以想见,五国在里海的军队规模如何“保持平衡”,也将是另一场难以休止的争议。
尽管遗留了不少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但阿塞拜疆“南高加索政治学家俱乐部”主席伊力卡尔·韦里扎泽认为,《里海法律地位公约》和相关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五国划分里海海底、利用里海资源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将促进五国在经贸、运输、能源等领域内的合作,未来里海地区局势会更加稳定和安全,跨里海地区合作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中国与里海五国一直有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相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里海五国与中国的合作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
本报巴库8月14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南高加索记者 黄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