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记者手记

自由才能自律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8月20日   09 版)

    有句话在网上流传很广——自律才能自由。但对于家长来说,多给孩子些自由,或许才能让孩子收获更多自律。对于这一点,记者在采写《花钱买“自律”,投资or白费》这则报道时感受颇深。

    以往我们总有种错觉,只有调皮捣蛋的“差生”才需要他人时时屁股后面盯着、赶着去学习。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花钱买“自律”的大军中,也不乏有来自211、985学校的所谓“优等生”。这些“别人家的孩子”也在网购监督服务来提醒自己早起、吃饭、学习、运动……有人觉得这无可厚非,有人觉得这画面像是成年人还叼着奶瓶。

    有种说法:现在的孩子在快速地成长,也在快速地老去。但通过采访记者发现,许多95后大学生并没真正长大。浸润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他们可以轻易掌握各类信息,驾驭各种“高新科技”,谙熟成年人的“套路”,当然也常常不屑于此。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却是“破”多于“立”,打破一些规则、束缚、上限或下限,但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里 “立”起自立自强的心智和品性,没有“立”起生而为人的责任和担当,也就无从谈起更切实际的人生目标。

    没有目标,自然没有起床的动力、学习的自觉、生活的自律。究其根源,这和他们自幼接受的教育不无关系。或许在他们还在娘胎中时,父母就已经为他们规划好今后的人生。

    买哪里的学区房,上哪个Top 10的幼儿园,交什么朋友,升入哪所小学,怎么完成作业……父母皆有安排。等到了中学,各种的补习班扑面而来,学生们的时间“被切割”,随后又“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虽然感觉上孩子和家长过得紧紧张张、匆匆忙忙,或许,年轻的学生又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学习成绩又涨了一截,但他们心里是否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看待和思考这些收获?对于很多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都没想过或者想不通这些问题。

    这些大学生的父母已经来不及反思了,孩子学习、生活的自主、自觉意识被这种紧锣密鼓的安排填满然后驱散了:父母成了拐杖,自己自然不用成长;父母成了遮阴树,自己大可不必做主。所谓的成长,多是揠苗助长,所谓优秀,不过“金玉其表”。等到了大学,没了考学的目标,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相对自由的他们反而像迷了路的小鹿,即使没有了父母的牵引,也要在APP等其他的牵引下推进生活和工作。

    但中小学生的父母还来得及调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妨多给些自由,让他们逐步学会自己为自己的人生掌舵,乘风破浪,走得更远。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8月20日 09 版

Q群生态圈:95后大学生的“线上归宿”
花钱买“自律”,投资or白费?
调查显示:71%的大学生目前单身
自由才能自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