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马来西亚总理、现年93岁的马哈蒂尔将完成他今年5月重返政坛后的首次访华之行。马哈蒂尔选择在执政百日内访问北京,与其就任后在国内基建、贸易投资领域实施的新政策不无关联。外界将马哈蒂尔此次为期5天的访华行程描述为“对华示好与修补篱笆之旅”,但他自己却说,希望此次访问能“全面重新振兴马中两国的关系”。
“我们不相信对抗”
“我们不相信对抗。马中合作将能互惠互利,马来西亚可以从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技术和创业合作的机会中获益。”在20日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共同举行的记者会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正面回应了外界有关其“对华强硬甚至反华”的猜测,并强调“对抗对发展经济毫无帮助”。
自今年5月接任马来西亚总理以来,马哈蒂尔先后叫停了多个中资参与的马来西亚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价值约220亿美元、规划总长688公里的东海岸铁路项目与两条造价均超过10亿美元的管道;以及一条造价约为8.13亿美元、连接马六甲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位于边佳兰的石油提炼和石化综合发展计划的天然气与石油管道。马哈蒂尔本人甚至多次强调,“必须审查前一届政府签署的所有协议,包括基础设施、贸易和安全协议” 。
对此,不少国际分析人士都发出“马哈蒂尔政府重审基建项目考验中马关系”的论断,而这也令马哈蒂尔上任后的首次中国之旅备受关注。
“我们没有反对中国公司。”在8月19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上,马哈蒂尔对近400位中国政商学界及媒体代表发表演讲时说,“马来西亚将继续保持跟中国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家能够赴马来西亚投资。”
针对新政府为何叫停多个基建项目,马哈蒂尔解释说,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国内债务问题与重建国内行政机制的需要,“与哪一个具体国家无关”。马来西亚国家面临巨额债务问题早已不是秘密。根据马来西亚财政部公布的债务细节,截至2017年12月31日,马来西亚政府债务总额为10873亿林吉特(约合1.7427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3%。马哈蒂尔曾多次表示,如果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将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为此,“马来西亚需要缩减贷款金额,缩小或暂停与这些贷款相关的项目”。
隶属马来西亚反对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的刘姓华商8月20日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新政府)叫停多个大型基建工程确实有无奈的成分,受殃及的也不只是中资参与的项目,新加坡参与的新马高铁项目早在5月就被叫停了。”他认为,如果仅凭这一点就推测马哈蒂尔政府将“对抗中国”恐怕缺乏说服力。
希望避免“双损”争取双赢
投资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发展,基建对于一个国家则蕴藏着经济腾飞的机会,叫停正在推进的大型基建工程必然同时对投资的企业与工程所在国的利益造成损害。对此,马哈蒂尔8月20日在北京坦承,尽管眼下马中合作面临一些问题,但希望避免“双损”,争取双赢。
马哈蒂尔说,希望在此次中国之行中能得到中方的谅解,与中国建立“双赢”的关系,“使马来西亚能通过暂缓这些项目而受益,同时让中国也不受损害”。他重申希望通过谈判、仲裁及法庭来解决问题。
对于马哈蒂尔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俄罗斯东方学家彼得·科济马稍早前分析说,马来西亚叫停中资参与的基建项目,是“马哈蒂尔试图增加自己在即将举行的谈判中的筹码”。他认为,马哈蒂尔并非真的想要彻底放弃这些大型项目,而是希望中方能大幅削减工程造价,减少马来西亚的债务负担。事实上,就连马哈蒂尔本人也明白这些基建项目并非真如其所言的“没有前景”,相反马来西亚需要开展这些建设项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中心研究员沈世顺也指出,作为亚太合作的积极推崇者,马哈蒂尔对中马关系有清醒认识,相信此访有助当前双方面临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未来将谨慎对待外国项目
虽然马哈蒂尔坚称马来西亚将对外来投资保持开放,但也坦言将谨慎对待外国项目。他甚至还给赴马投资设下一个前提:马来西亚必须能从中受益,即“马来西亚优先”。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的一次专访中,马哈蒂尔就明确指出,反对“外国人在马来西亚购入大片土地,建设完整城市,然后引进外国人住在那里”。他说:“我反对这样的事情,即使这样的投资来自印度、阿拉伯国家或者欧洲。”至于马来西亚需要的理想投资模式,马哈蒂尔8月19日在与中国企业家会面时说,希望中国投资能更多地给马来西亚带去技术和就业,而不仅是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马8月20日签署的联合声明,两国同意共同编制两国《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18-2022)》,欢迎彼此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双向投资,鼓励在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设计研发、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价值领域开展技术转移等合作。
在此次访华行程中,马哈蒂尔谈了基建投资,体验了中国高铁,签署了棕榈油、橡胶、榴莲的合作协议,畅谈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表达了对南海问题的共同立场,核心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希望“重振马中关系……希望两国致力于经济发展,而不是致力于对抗”。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