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青年?这是开展青年工作必须首先搞清楚的基础性问题,关键在于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中,青年始终被放在推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他们既是创造未来的战略力量,也是代表时代精神的现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灵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对党的青年工作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开辟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就是要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学会战略地、历史地看待青年。
用战略眼光看待青年,要正确理解“作为整体的青年与作为个体的青年”的关系。作为整体,青年必定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最鲜活、最生动的力量,决定着国家、民族和党的事业的未来。同时也要看到,作为个体,青年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存在,他们既充满理想、也面临烦恼,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长大、也需要有细致入微的引领。想要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就不能盲目用整体去掩盖个体,搞大呼隆、搞大而化之,而是要通过一次次真实有效的联系,一轮轮雪中送炭的服务,一场场触及心灵的交流,引导和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青年的整体性作用,建立在越来越多个体紧跟先进力量、矢志成为先进力量的真心认同和不懈追求上。
用历史眼光看待青年,要正确分析“生产力发展与青年作用领域变迁”的关系。要看到随着农耕时期、工业社会到网络时代的历史发展,青年作贡献的领域和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团员队伍中工人、农民的比例约为六成,学生仅为一两成,决定了当时团员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的主战场,客观地集中在工厂车间和田间地头。当前,团员中学生的占比已经增长到七成左右,当代青年发挥作用的领域,早已经突破了工农业生产的范畴。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越来越多地活跃着青年的身影。统计还显示,青年从业者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占50.7%,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占68.2%;在各类社会组织中,青年从业人员达到700多万,占61.2%。特别是在网络空间,青年的作用表现得尤为独特而突出。面对这些变化,团干部的思维、团的工作格局必须及时作出调整,切不可对此后知后觉,甚至是不知不觉。
只有战略地、历史地看待青年,准确把握青年的地位作用和变迁规律,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才能真正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的作用发挥到哪里,团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