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大家一夜之间都有了‘中年危机’,不仅要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感,还得不断学习新事物。哪儿有机会去感受青春的理想呢?”说起当前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理想目标,来自东风日产产品规划部的徐世鑫原来总是感到有些迷茫。
可现在他不这么认为了。他的这一转变,得益于东风日产举办的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这个夏天,来自东风日产各车间的一线员工和各部门的党员、共青团基层干部,齐聚东风日产大学礼堂,上了一次“特别的党课”。
东风日产党委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活动:公司领导主讲“东风日产庆祝建党97周年暨贯彻落实东风公司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党课;在“真人图书馆”项目中脱颖而出的青年代表分享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以实际案例“讲成长”……
听到梦想的声音
零距离接触这一切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家已经牢牢占据“合资第三极”地位的企业就像一位步入正轨的青年。
站在东风日产成立15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人们或许不得不承认,大家所讲述的故事已经不像创业初那样富有戏剧性,但东风日产找到了一条更大道路:让每一份大大小小的工作回归到“做事”的本意。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赵书良认为,东风日产之所以能成功达到年销百万辆的高度,离不开思想引领工作的支撑和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风日产为了加强党建基础做了很多工作。”
据介绍,早在2003年成立那天起,东风日产就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了“党组织公开设立、公开活动;党群工作机构纳入合资公司编制、活动经费纳入公司预算”的“两公开、两纳入”条款,成为国内第一家“将党建写进章程”的合资企业。
“党的先进性可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先进性。”据他介绍,东风日产党委每周都会和外方代表以及公司其他领导进行充分交流。“党建工作需要合资方的支持,同时合资伙伴也希望通过党委的工作来推动合资公司经营向好、向上发展。”
正是在这个制度下,迈入“后百万辆时代”的东风日产接连取得决定性进展,“六担当”责任格局成效斐然,思想引领、员工关爱工作坚强有力……
在赵书良看来,在合资公司中推动党建工作,需要将党的责任化为“企业的领导力、改革的突破力、发展的驱动力、文化的凝聚力、风险的防控力、幸福的推动力”,简单地说就是“帮助大家解放思想”。“领导干部们既要明白基层员工在工作中需要什么,也要知道企业发展还缺少什么。”
“心灵鸡汤如果有营养,我们不妨尝一尝。”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的于继翔感慨颇深。在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工作的他经常遇到两难的选择。之前奇骏小改车型上市,市场营销部门希望提前3周以抢占市场先机,但这并不符合日产标准的开发流程,日方代表以“风险太大”为由拒绝。
为了了解日方代表做事习惯和思维方式,于继翔提前看了《静观日本》《暧昧的日本人》等书,“对症下药”地联合其他部分做好管控计划后,日方团队被于继翔他们说服,新奇骏终于抢在竞争对手做出反应前上市。
2016年,东风日产启动“拥抱客户,走心服务”的主题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于继翔作为“90后特邀嘉宾”参加了营销小组讨论会,并由一开始的严重焦虑逐渐变得游刃有余。自从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真人图书馆”项目,这位一直认为“知易行难”的年轻人就把“坚持读书,总有一天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灵感”牢记于心。
“这并不是书本上的枯燥知识。”于继翔说,参加“真人图书馆”这样的党建活动更像是“一个值得我们青年反思的启迪”。
类似的分享让曾经迷茫的徐世鑫恍然发现,自己和公司其实面临着相似的难题:外部掣肘、信息爆炸时代沟通低效、对未来保守。他认为,公司发展离不开自身过硬的本领、与合作伙伴的高效沟通,而青年也必须踏踏实实地提高自己,一步步地实践诺言,“就像多年来东风日产践行市场承诺一样”。
制造一线的工人们也收获满满。
在带领近千名公司同事重温入党誓词后,来自东风日产花都工厂涂装车间的顾松鑫感慨道:“精神是一种动力。”今年6月8日,台风“艾云尼”使广州的暴雨持续了近20个小时,花都区最大累计雨量超过了227毫米。按照花都工厂的抗洪抢险部署,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员奔赴园区抗洪一线,顾松鑫就是其中一员。
“我们是为数不多几家没有因暴雨影响生产的企业。”在“真人图书馆”项目分享会现场,顾松鑫语气中透着自豪。他告诉记者,因为雨中交通不畅,当天晚班还有部分员工无法按时到岗,以50多名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员工自愿坚守岗位12个小时,有时还要从齐腰深的积水中蹚过,“将公司的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他看来,此次“抗洪成功”离不开模范的带头作用,默契的团队协作和人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同事们战胜突如其来的暴雨后,这位河南小伙子又开始琢磨新问题,“如何带好徒弟,将涂装生产线上工匠精神传递下去”。
“我们的使命不该在走出党课课堂的时候结束。”于继翔说,自己关于青春的梦也重新被唤醒。
“破墙”就是胜利
随便在花都工厂走上一圈,你就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忙绿的身影和谈论梦想的声音。
“给青年人才一个成长环境,比什么都重要。”看到青年员工走上讲台,说出自己的成长和梦想,赵书良感到很高兴。东风日产如今仍然保持着30岁出头的平均年龄,尽管这家当初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已经变成拥有1.7万多名员工的巨无霸。
回忆起东风日产成立15年走过的路,他提醒所有人:“我们不仅有艰苦奋斗的创业勇气,还有勇气将过去的一切成绩归零,重新出发。”
“就像原型车是每款车更新换代的源泉,初心就是东风日产的动力源泉。”作为东风日产思想引领工作的“领头羊”,赵书良直言,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曾在其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发展就是扩展自由。人的自由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最终目的。”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早已证明,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大突破。也有人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
对于地处“改革开放窗口”——广州的东风日产来说,解放思想既是为达成公司目标而汇聚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东风日产在全价值链开展“破旧立新、变革图强”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必须以课题的形式推进。”赵书良介绍说,去年东风日产共在全价值链立项230个课题,从“客户意识”到“产能瓶颈”,使每一个课题都能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破除“部门壁垒之墙、思维壁垒之墙、沟通不畅之墙”,去年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套名为“破墙行动”的解决方案。不久后,“破墙行动”被迅速推广至各个部门。
这场涵盖员工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思想风暴让乘用车会计部综合核算科的陈自远感到震撼。因为负责审核公司投资类预算,他与不少其他部门的员工都有业务往来。“现在科室所有人都在与相关部门沟通,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他说,“作为服务部门,我们既要及时了解业务部门需要,又要给他们打出成绩单,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经营情况。”
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服务部门,他们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业务对接。“向业务部门了解下季度商务政策提案后,我们就会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给出建议。争取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陈自远说。
赵书良注意到了大家渴望变革的心情,不过他也再三强调,解决类似的管理瓶颈需要找到背后的思想根源,进而解决思想禁锢。“用这样的方式破墙,就可以让东风日产走得更快、更稳。”他说,从课题实施过程中其实不难发现,解放思想永远在路上,“那些系统性问题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智慧来突破,并不断完善企业制度”。
1978年,位于东京的日产汽车工厂里,井井有条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生产线让中国访问团“知道了什么叫现代化”。在改革开放40年的恢宏画卷中,被视为工业集大成者的汽车行业不仅积攒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实力和制造体系能力,更发掘、培养出先进的企业文化。
过去10年间,东风日产创新的营销模式成为其他车企竞相模仿的对象,在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方面积累的经验也被日产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在赵书良看来,随着思想解放、制度优势的充分释放,东风日产持续健康发展、战胜市场考验的信心如铁、信念如钢。
不走出安全区哪叫创新
曾有人这样解释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作用:制度管根本,企业文化管长远。
一路凭借“进攻型营销”刷新行业纪录的东风日产早已被外界戴上了“狼性文化”的光环。“你们团队是我见过战斗力最强的。”一位日产全球高管曾向赵书良感慨说,“当我看到你们生产线工人、设计师那闪光的眼神时,就知道别人很难追上你们了。”
在这一切背后,是东风日产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做事文化、反省文化、快乐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2005年《东风日产共同行动纲领》的制定和颁布,使东风日产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团队、一种信念、一个声音”。从那时起,每一位员工的身份认同不是“东风人”,也不是“日产人”,而是“东风日产人”。
随后东风日产创造了一连串的销售奇迹,原市场销售总部长余村健一郎甚至直接对继任者交待:“当你有不确定的时候,相信你的中方伙伴。”
这句话后来被许多日方高管视为“工作信条”,也证明了东风日产对日产全球成果的发扬和创新。
这种制度红利最终转换为技术红利和产品红利。据了解,东风日产创新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网联、共享、新能源新技术——每一个都是各大车企志在必得的“战略高地”。
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埃尔顿·谷硕眼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东风日产发展的软实力,那么日产智行科技就是东风日产强大的硬实力。
在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智联开发部车联开发科工作的吴恩浩对此深有体会。“这是一个时刻需要新想法的部门。”3年前,工程师出身的他“被赶鸭子上架”,和几个执着于车联网的老员工、几个刚毕业的新兵开始研发本土化车联网。
如今,他和同事已经习惯了定期来一场头脑风暴,习惯了开车时设身处地寻找用户痛点。今年6月,东风日产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车联网系统“智行+”,这是国内主流合资车企中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车联系统,拥有11 项国家专利。
“只有更靠近中国消费者,本土化车联网的体验感才会更好。”吴恩浩说,当汽车行业竞争已经将创新和变革的需求推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必须勇敢走出安全区。
“固守过去的做法一定会被淘汰。东风日产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创新精神。”提起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赵书良很容易在企业发展历史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思路。他认为,拥有制度优势和独特企业文化支撑的东风日产显然更有机会胜出。
据介绍,东风日产将在今年完成全车系主力车型的“智行+”车联系统搭载。埃尔顿·谷硕表示,“这是日产智行科技落地中国战略性的重要一步,开启东风日产对未来智能出行的创想,助推东风日产全面向智能进化的步伐。”
今年是东风日产正式进入日产智行科技行动元年,东风日产在智能动力、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全方位发力,试图成为“智能汽车生活引领者”。
智能动力方面,从“轩逸·纯电”今年4月亮相开始,日产最先进的EV、e-POWER和VCT等动力技术都将陆续导入。到2022年,东风日产将会发布5款电驱动车型,挑战销量30%的电驱动占比。
智能驾驶方面,东风日产将逐步导入先进的ProPILOT、ProPILOT Park等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中国市场自动驾驶技术的先行者。至2022年,东风日产旗下车型有望实现复杂城市道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风日产累计售出54.05万辆,同比劲增14.13%,摘得合资品牌“探花”之位。
在成立15周年的当口,东风日产正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到2022年,挑战合资品牌TOP3”。按计划,到2022年,东风日产销量达到160万辆,在合资非豪华阵营中市场占有率超12%,盈利能力达到行业前三,品牌好感度、客户满意度、企业经营质量、产品质量均进入前三。
东风日产人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便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制度优势、企业文化和层出不穷的青年人才,应该是东风日产在过去15年里的最大收获。
在汽车业130年的漫长历史中,呈现了数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在这次至关重要的变革浪潮上,东风日产希望成为新的弄潮儿。
有人说,当今社会感性突变的“艺术时代”结束了,理性的“科学时代”降临。在东风日产的“做事文化、反省文化、快乐文化”中,既有“解放人性、释放梦想”的感性思维;又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理性回答。
对于已经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文化驱动视为企业运营主轴的东风日产来说,即便在前进道路上遭遇波折,感性的艺术思维和理性的科学思维仍将使成功成为必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许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