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进入假期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又沸腾起来,接连的好消息让校园里的师生兴奋不已。
原来,学校选派的两队选手在刚刚闭幕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园艺项目中取得了第三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其中第三名选手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
不仅如此,精细木工和花艺两个赛项选手也双双突围成功,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将全力备战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
对接世赛 制定农林高职卓越培养标准
这次选拔赛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借鉴世赛的竞赛规则和办赛模式,要求选手在4天共22小时内相互配合并完成赛题的施工。
赛题包括木作、砌筑、铺装、水景的施作及植物造景等5个模块,各模块必须有机结合组成一件园艺作品。大赛不仅考验选手技能实操的熟练程度,而且侧重选手现场的实施方案设计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学校学生在比赛中展示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012年,教育部召开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经验交流会上,专门提出“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培养合格毕业生和精英人才这一基本方向,在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是合格毕业生的基础上,要追求职业教育的精英培养。”
而学校按照这个标准,积极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精湛技艺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农林卓越人才。
学校通过借鉴世界技能大赛赛项设计理念、标准内涵、考核要素和评价方法,并针对企业岗位要求,从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知识、技能(基础技能、专题项目、综合项目)等三个方面,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宠物养护与训导、食品加工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的农林高职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并出版了《园林技术专业标准》《学生技能赛项规程》等卓越人才培养专业标准系列丛书。
对接世赛 创新农林高职卓越人才“三阶段三层次”培养模式
2016年,刚刚入学的吴同学还对专业不太了解,对未来也很迷茫。与许多同学一样,上课、下课,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一年,他们的学长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艺赛项中一举夺魁,在观摩了比赛全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训后,他对园艺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基地操练,从打下手、准备物料、收拾场地做起。
到了大二,他成功通过院级技能大赛选拔,进入提升班。从提升班开始,一路参加比赛,从院级技能大赛一等奖、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再到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就这样通过层层选拔,成功进入国家集训队。
吴同学的成长,得益于近些年来学校建立的培养农林高职卓越人才“三阶段三层次”培养模式——即全员参赛、层层选拔、层级培养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基础技能→专题项目→综合项目三个不同层级的训练培养模式,实现技能广度、深度和集成创新度的不断提升。
从第一阶段开始(第1-4学期),学生在普通班开展文化课、专业类课程学习,培养基础技能。第4学期末,全员参加院级技能大赛,根据比赛结果并结合学生意愿,按20%-30%比例,选拔提升班的学生。未进入提升班的同学,在第二、三阶段接受合格人才培养,其参赛的成绩作为合格人才培养技能达标的评价依据之一。
第二阶段(第5学期)中,学生在提升班开展专题项目训练,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期末,根据晋级选拔赛成绩,结合学生兴趣特长,按5%-10%比例,选拔卓越班的学生。未进入卓越班的同学,在第三阶段进行顶岗实习,完成优秀人才培养,其参赛的成绩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评价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第6学期)中,卓越班的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难题为研学课题,开展综合项目的实战训练,培养学生的精湛技艺和集成创新能力。
对接世赛 完善配套构建农林高职卓越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近年来,学校依托技能比赛基地,对接国际行业前沿技术,引入企业标准和先进设备,共建实训基地,先后建成了景观园艺项目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精细木工等5个世赛项目江苏省集训基地、农机维修等9个国赛项目比赛基地,宠物养护等30个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学校还建立了“培-教-赛-训”的“教练型”师资培养机制,培养了园林技术等4个省级以上教学团队,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6名省级以上教学名师,89名省级以上技能大赛金牌教练。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将大赛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主持建成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出版省级以上精品、重点及规划教材59本等教学资源。
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自2010年以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农业类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9项;在“挑战杯”、“发明杯”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65项;35人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