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9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李妈妈课堂

罗雪妍(中国传媒大学)祝一凡(西安外国语大学)王田锐(湖南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9月06日   04 版)

    “白露呢,是9月8日,是你们开学的时候,这个时候啊,天气也慢慢变凉了,你们要把校服穿好哦。”这是一堂讲授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国学课,学生是维吾尔族的孩子,有读小学的,有读幼儿园的。老师是一个留着齐肩短发,衣着整洁,踩着高跟鞋,涂写鲜艳指甲的中年女人,她叫李玉英,孩子们都叫她李妈妈,这个课堂就是“李妈妈课堂”。

    李妈妈课堂位于新疆柯坪县的喀拉库提村,这是一个贫困村,李玉英是这里的驻村干部。她今年50岁,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工作了30年。

    课堂上,孩子们用“凡”字组词。一个孩子举手回答:“反对!”课堂上的大人们被这个答案逗笑了。接着另外一个孩子回答:“烦人。”笑声又起。

    最开始开班接触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李玉英用了“痛心”二字来形容她的心情:“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三年级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会算。”她说,这些孩子其实很聪明,但是因为汉语能力不好,所以很多知识无法理解。

    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汉语水平,李妈妈不仅传授国学知识,还教他们练习书法、画画、剪纸。下课时,有个小朋友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画作,画里的小人手拉着手笑着。

    李玉英很严,孩子们迟到多久就要罚站多久,两次不来上课就不能再来了。她说,村子里长大的孩子们自由惯了,规则意识很薄弱,所以她不仅教孩子们知识,更注重教孩子们生活习惯。

    李玉英爱美,她每次放假回家就要去做精致的指甲,手指经常会因为替孩子们削铅笔而磨出泡来。“我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变美。”

    她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小脸小手脏兮兮的,她实在看不过去,带孩子去自己的宿舍洗脸洗手。“维吾尔族是一个天生爱美的民族,只不过他们有时候会自己忘了”。平时有些孩子表现得好,她会奖励一些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

    “要扶贫,先扶志”,李玉英这么做其实不仅是想改变他们的外表,更重要的,她希望能从注重个人卫生开始,让他们学会重视自己。她还记得一个小女孩在上完她的课之后,回去就跟妈妈说:“你像李妈妈一样穿上高跟鞋肯定很漂亮。”

    李玉英说:“新疆养育了我50年,中石化陪伴了我30年,我快要退休了,与其退休回家跳广场舞,不如来这里发挥余热,为家乡建设作点贡献,我感恩中石化。”

    除了“感恩”,李玉英还提到,从小在城市生活的她,其实有着一份乡村情结,一直想感受乡村生活,于是借着这次机会,她来到了喀拉库提村。

    在宿舍门口,李玉英有一个两平方米的小花园,起名“逸草园”,笑称自己是“逸草园”的主人。当地土壤贫瘠,碱性强,种了三次才有了翠绿的黄瓜。

    李妈妈课堂开课以来,李玉英感受到,孩子们都在改变。8个月,她写了两本厚厚的民情工作日记。

    民情日记上,一篇贴了很多张照片的文章让人印象深刻。李玉英介绍说照片中的孩子叫祖拜旦,是她在寻访过程中结识的一位小姑娘,她的家庭条件比较特殊,爸爸不在身边,妈妈独自养育祖拜旦和弟弟妹妹三个孩子。她的弟弟有严重疝气,妹妹小时候误喝农药留下了后遗症,精神有些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她流利的汉语和乖巧懂事给李玉英留下深刻印象。

    李玉英把她的妈妈当做自己的亲妹妹,把这位孩子当做亲女儿,有事尽量帮扶。冬天给这个家庭送煤炭,春耕时一起下地劳动,放假回来为孩子们买练习册。

    李玉英这篇日记的最后写着:“真心希望她一家能够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她还说:“如果可以给他们带来多一点改变,我愿意在这里再多待上一年。”

罗雪妍(中国传媒大学)祝一凡(西安外国语大学)王田锐(湖南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9月06日 04 版

大漠里的油是怎样炼成的
师傅,我来了
油田里的90后安全卫士
给地球号脉的老中医
李妈妈课堂
大漠里的阿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