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用了8个月,85后徐国就实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个“小目标”:从招人搭建团队,到产品设计开发,再到接受国外订单,并实现了盈利。
不久前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上,徐国和团队成员演示了机器人智能云服务开放平台,现场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万里之外的机器人,并实时监控它的“健康指数”,有企业当场提出合作意向。
“徐国这个团队的成员大多来自一线城市,虽然只有20多人,但大都是‘985’‘211’大学的硕士、博士,也都是瞄准机器人智能化这一前瞻领域而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旭东表示,“随着合肥经开区的技术、产业、市场等配套的成熟,诸多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都主动汇集而来,其中不乏整个团队带着成熟项目入驻孵化,有的团队甚至来自海外。”
对于一个曾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来说,合肥经开区正处在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渴望不言而喻。
今年以来,不少城市相继出台直接落户、购房补助等“大尺度”引才举措,让人应接不暇。而合肥经开区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出发,另辟蹊径,发挥合肥的科教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流高校的研究院所,搭建创新平台,实施项目引人、产业聚人,从而实现“精准引才”,同时刷新了园区原有的人才结构。
2017年,合肥继上海之后,成为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纷纷登陆合肥,与当地政府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在此背景下,合肥经开区乘势而上,开出优厚的条件争取到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国际创新研究院、天津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中心等落户。其中,合肥经开区负责研究院的基础建设,建成后交由对方无偿使用。
“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为例,它不同于传统的‘研究院’,是纳入合肥市事业单位管理的不定级别、不定编制、非财政预算事业单位,双方各委派10名委员,负责决策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及重大事项。”据合肥经开区科技局副局长邹春森介绍,这种“新型事业单位”的创设,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对其初期研发经费支持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又不会让研究院成为政府的“包袱”,政府也可以从成果转化中获得收益。
目前,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有一批青年科研工作者脱颖而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4项,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1人……
“所谓‘精准引才’,就是借力发力,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合肥经开区人才办主任刘子飞说,“我们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利用清华校友资源,共建驻美国人才工作站,为合肥市和经开区招募高端人才,引进高科技项目。”
此外,鉴于园区有着完善的装备制造体系,基于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替代人力的研判,合肥经开区大胆引进哈工大机器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包括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东区域中心、华东制造基地和国际创新研究院三大板块,将建设25个机器人产业化及核心零部件项目。
国际创新研究院下设微纳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6个研究所,每个所都由1名院士领衔。每个创业团队配有专门的创业导师。“我的导师是机器人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张延亮,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开始探索类脑的研究。”徐国感慨道,“这些大咖不仅为我们解决‘疑难杂症’,还帮助创业者瞄准国际最前沿的方向,避免走弯路。”
据李旭东介绍,研究院还为创业团队配备了财务、企业管理方面的导师,全程指导项目成果转化和商业运作,“让创业者腾出更多的精力搞研发”。
“人才能否用得好,企业是关键,我们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加快推进资金及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据刘子飞介绍,截至目前,全区企业共设立各类研究机构27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1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16家。
“相对于待遇、科研经费这些‘硬环境’,年轻人同样看重企业文化、职业发展通道之类的‘软环境’。”作为“体制内”的一名引进人才,硕士毕业的段玉洁已成长为合肥经开区招商局的“得力干将”。
如今,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的年轻人大多是名校的硕士、博士。合肥经开区全面实施高学历人才导师制,由开发区工委、管委会领导以及优秀中层领导干部担任导师,切实担负起政治导师、思想导师、工作导师、生活导师和人生导师的五项职责。
合肥市委常委、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伟是段玉洁的导师。“招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于职业发展的困惑,都可以当面向导师请教,这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关键。”段玉洁说。
合肥经开区近期设立了“多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划定了从高层次人才到蓝领人才共7个层次的入选范围,在租房(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补助。购房补贴由20万元增加到30万元,同时明确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区创新创业,实行“一事一议”。
李长龙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磊 见习记者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