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足够十几亿人分而食之。
9月16日,台风“山竹”登陆中国广东沿海地区。“风王”到来之前,“风言风语”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9月14日下午,我趴在办公桌上,拧着眉头,研究刚刚发布的北京住房公积金新政,一边考虑报道角度,一边掐指算着自己的“缴存年限”。
接下来的一小时之内,我至少在3个微信群里看到了同一张卫星云图。虽然后来中国气象局辟谣说这张图是张冠李戴,但我记住了一个名字,“山竹”。
9月15日早上,我表弟领结婚证了,弟妹美得要命,大红背景的照片在家人群里引来一片赞誉和祝福。表弟算晚婚,浓眉毛,大高个,黑。我心里嘀咕,这家伙要是稍微“鲜肉”一点,会不会早就脱单了。
群里静了一会儿,忽然,家在深圳的两位表哥开始寒暄——“‘山竹’明天傍晚到,刺激。”“不出门了,在家好一点。”喜庆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一些刚发出“新婚大吉”的家人,不得不再发一条“注意安全”。
9月16日,编辑给我布置了一篇评论。我打开新闻网站、微信公号、微博找选题,满眼都是“风”。
讨论中国游客瑞典之行的声音偶尔能冒出来,抄800篇论文的造假“大神”快要“过气”,校园谍案也无法吸引读者的目光。恰逢一名被疑有税务问题的话题女星过生日,微博上没人嚷嚷,一片寂寥。
朋友圈里,大家专心地啃“山竹”。
一姐们儿在某央企做HR,尽管所在办公地点深入亚欧大陆腹地,她仍心系沿海地区通勤族的休假情况。
上海金融圈的朋友急着发布“受台风影响的上市公司”,对修路的、卖水产的、搞物流的企业,统统提示“注意股价风险”。
人人都举着一只海螺送到耳畔,且听风声呼啸。
有人批评“台风天点外卖者的心理”,有人赞扬“台风天坚守岗位者的情怀”。“盼他来又怕他乱来”的段子后面跟着“敬畏自然”的严肃感慨。看完风暴中坚挺的港珠澳大桥,又点开被风暴折损的建筑工地视频。
“山竹”登陆,当然只能怪地球。这个锅,谁都能去敲打几下。批评大自然,才不需要任何尺度,调侃风和雨,也没有啥禁忌。而且台风不似地震,它能被观测、被预报、被防范,风险相对可控,风暴中心的广东人民经历它,能鼓足信心,甚至幽上一默。风暴外面的全国人民观看它,也不需要背负沉重的心灵枷锁。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2015年出版的《新闻的骚动》中写道:“平衡的生活需要内忧外患的奇妙组合:我们既要体会他人事故中的普遍教训,也不能过分沉浸于具体的情节,让陌生人的灾难成为我们逃避自身责任的借口或手段。”
有时候,人们需要借助离奇、沉重甚至恐怖的事件,暂时从日常中抽离,“山竹”正好带来了这样的力量。它越是狂暴骇人,听说它的人,或许越能感到平静。
风声从无数个电子设备扬声器里传出,可以暂时遮蔽妻子的抱怨声、老板的训斥声、孩子的哭声、对手的嘲笑声。大雨、碎玻璃、倒伏的树木敲打着无数个液晶显示屏,大自然的伟力让生活中所有的挣扎都显得渺小,所有的徒劳都暂时“合理”。看起来,是风暴之外的人在关爱着、支援着经历灾害的人,实际上,人们从好奇心、同理心出发,最终达到共情的过程,亦完成了对自身心理危机的干预。
英国人见面聊天气,中国人见面问饮食,台风自然也是没有门槛的话题,谈这个要比聊订不订新iPhone、教师节送孩子老师什么礼物、啥时候买房惬意得多。这时想吸引眼球也不需要发布美照或对有争议的时事发表见解,只需要把手机镜头对准窗外,或随便转发一条有关台风的新近视频——不用担心,只要不发谣言,就不会有朋友在下面回复:“怎么打不开了?”
我的金融圈朋友,已经经历了一个夏天的“股指走低”,而“台风可能影响的上市公司”在“山竹”过境时倒是表现稳健。
我们一起啃了一颗巨大的“山竹”,咂摸了它的滋味之后,还要迎向各自的山核桃、苦杏仁。
我们应该关注到,天灾来袭,有人失去家园,有人失去生命,在广东人民的“笑脸”背后,是真实的经济损失和难愈的精神创伤。树木倒在路面上,配文可以是“都市带给你丛林的刺激”,真相则可能是成百上千台车辆的损毁。还有那些在台风中守护他人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人,他们比我们更懂“山竹”。
我们也别忘了“山竹”到来之前,那些没聊完的话题。我们还得提起聊风的精神,继续聊下去。
秦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