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某联合作战研究室,唇枪舌剑,“硝烟”弥漫,一场红蓝对抗演习方案推演一时间陷入僵局。大家争论的焦点是:按照既定的作战方案,红方能否有效应对蓝方火力突击?
“方案可不可行,让数据来说话吧。”在争论中一直保持沉默的某部部队长廖新华向现场指挥员建议。
随后,一场“数据战”在联合作战实验室打响。廖新华带领团队以蓝方空袭兵器总体参数和飞行方案为依据,精细推算弹道参数曲线,反复推演红方防空兵器火力通道、拦截区域、杀伤概率……
很快,一份关于红方作战方案的可行性报告及优化调整建议在推演中“一锤定音”,得到普遍认可。在之后的红蓝对抗演习中,这份红方作战方案大显神威,一举挫败蓝方企图,为红方赢得演习胜利。
从此,廖新华一战成名,“首席精算师”的称号不胫而走。
到战区主战岗位去
2016年2月1日,中央军委举行战区成立大会,拉开了我军联合作战体系构建的序幕。
当时在北京某部工作的廖新华得知南部战区急需联合作战人才,任现职快满两年、已被列入干部后备人选的他第一个报了名。
不惑之年的廖新华自称“骨灰级”军事迷,从小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家里收藏着300多架各种武器模型,这是他20多年的积累,其中不乏我国像真缩比飞机模型大家陈应明亲手制作的精品,也有宋文骢等飞机设计总师赠送的珍品。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阅读军事杂志、研究地图、绘制军事题材画的习惯。
2001年,廖新华军校毕业后主动申请到“5分钟内完成战备”的应急作战部队,先后参加全军重大演习20余次,完成军事理论专著3部,获得某军事理论研究特等奖1项、一等奖两项。
“我很向往这个岗位。”提起放弃稳定工作到南部战区任职的决定时,廖新华说,“我始终在钻研打仗的问题,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妻子知道他的志向,最终同意了这个决定。
2016年6月,廖新华离京赴南部战区报到时,带了两枚印章。一枚刻着西汉名将陈汤的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另一枚刻着“忠勇彪悍”4个字。
战区组建之初,各项工作刚刚展开,廖新华所在的部队作为战区联合指挥中心的重要支撑,在我军还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职能定位是什么?应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一连串的问题拷问着他。
这位新上任的部队长,带着刚刚组建的团队整理编写案例库和专业手册,研究提出核心能力框架。为开发专业系统工具,他围绕数据积累、模型研究、关键技术等问题,开创性地提出战区联合仿真试验构想。在此基础上,他们与多家军工单位和院校联合攻关,建起了我军第一家战区联合作战实验室。
随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战区联合作战体系效能如何量化评估?一次研讨会上,廖新华大胆提出:战役设计可以通过兵棋推演,部队行动可以依托系统仿真,装备性能可以使用模型计算,体系效能也可以用工程化方法实现量化和评估。
为了充分论证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廖新华阅读了大量中外专业理论文献,反复征询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将战区联合作战体系抽象为多类模型进行计算研究,为体系化提供工程化支撑。在随后的一场战备拉动演练中,伴随着等级部署转进,廖新华带领参谋团队精确计算,迅速提出联合作战体系构建和优化调整建议,为战区联合指挥中心统筹力量、分配资源、部署行动、评估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演练复盘中,列席的多名联合作战专家认为,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联合作战的科学性,也为战区的体系效能评估探索出一条新路。
凡事算一算“战场贡献率”
走进廖新华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几幅飞机航空画,书柜上摆放着军舰、飞机、导弹发射车等各型装备模型,桌子上放着他多年来参加中外演训任务的纪念章。
其中,书架上整齐摆放的3瓶细沙格外引人注目,玻璃瓶身上贴着标签,分别注明了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在常人看来,这是一瓶瓶用作纪念的沙子,但在廖新华眼里,它们还具有军事上的研究价值。
“不同区域沙土的漫反射系数也会有细微差别,而这种差别,可能影响激光制导弹药打击精确度……”他告诉记者,这些从不同地域采集回来的沙子都是准备送往专业研究机构进行测试的样本。
多年来,廖新华始终保持着研究地图的习惯,经常一个人站在地图前端详半天。每到一个新地方,他会从重要目标、交通要道、气象特征等方面审视情况,就像走进战场一样。
同事王沛告诉记者,廖新华是个急性子,做事喜欢直奔主题。今年4月,他们向战区首长专题汇报某重大研究成果前,一名同事建议再把汇报材料推一推,被他断然拒绝。“推材料推不出未来战争的胜利。”那次半小时的汇报中,他没有念稿子,但关键数据总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助理工程师赵金山同样对廖新华直率的作风印象深刻。第一次课题研究时,他提交了一份33页的研究报告,没想到递到廖新华案头后被删改得只剩下薄薄6页纸,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被删了个干净,多处累赘繁琐的表述被大幅压缩。
“要讲‘战场贡献率’,与打仗无关的就别浪费时间和精力。”看着廖新华在报告上写的批注,赵金山觉得脸上发烫。
廖新华团队成员来自各个军兵种,既有留学归来的博士,也有基层部队军官。平日里,廖新华喜欢和他们研讨技术问题。每次研讨,他都会拿出自己珍藏的“宝贝”给表现优秀的同事,不是某重点型号战机首飞纪念T恤衫,就是海军舰艇的舰帽、杯子,件件不可多得。同时,他还通过多方“化缘”、个人分享珍藏等方式,筹集了3000多册军事书籍成立了联合作战图书室,深受大家欢迎。
这位带着军迷气质和专家气质的部队长立志打造一支学习型、专业型的团队。两年多来,他们先后为各级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技术人员授课辅导数十场,提供咨询建议上百次,先后向军委和战区联指机构输送优秀参谋人员11名。
不算不张口,不算不行文,不算不筹划
在廖新华团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事算为先,不算不张口,不算不行文,不算不筹划。
说起这条规定,参谋吴朝波深有感触。刚到队里不久,廖新华要求他对某课题进行研究。吴朝波一看是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基本没怎么计算推演就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
“这些结论经过计算了吗?”没想到,廖新华一眼就看出报告“有水分”。吴朝波拿回去重新演算,发现有些结论果然站不住脚,个别数据与实际还偏差甚远。
“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支撑。”廖新华告诫吴朝波,“精算细算才有胜算。”
平日里,廖新华对同事关照有加,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大哥,但只要涉及专业计算问题,他总是一脸严肃。去年8月,团队组织演练复盘,一名参谋由于经验不足,导入的数据不是原始数据。平时很少发火的廖新华较起了真:“我们要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实数据,不是理论数据,否则算出来的东西最多是个大概,能用于实战吗?”
去年深秋,一场以联合作战为背景的红蓝对抗演练进入“白热化”。突然,蓝方派出多艘战机和舰艇,在某海域看似毫无目的地绕飞、游弋。
盯着屏幕上一条条看似杂乱的航迹,廖新华陷入沉思:“敌”指挥所在重新排兵布阵?难道要偷袭×地域?
为了摸清对手真实意图,他带领团队对“敌”舰机相对位置、搭载武器性能、航迹阵位等数据展开计算,反复进行模拟推演,甄别查找每个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
在无数次的设想、求证、推翻中,对手兵力活动的脉络逐渐清晰,看似偶然、无关的活动被串成一条线,“敌”真实企图最终浮出水面。随后,廖新华迅速对“敌”展开行动研判、作出威胁评估、提出应对策略,为红方及时有力挫败对手作战企图提供了有力参考。
“算的功夫越深,胜的几率越大。”两年多来,廖新华带领团队依托全流程、体系化、背靠背的红蓝对抗一遍遍进行推演验证,从一组组庞杂的数据中分析原因对策,先后完成16类任务、70多个动作的仿真推演。
用廖新华的话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用数据给对手作战体系“拍X光片”,找出其中的关键节点,为联合作战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
作为一名指技合一的部队长,他笃信计算的价值和数据的力量。“以前不是有句话嘛,‘人在干,天在看’,现在还要加上一句,‘云在算’。”这位被称为“首席精算师”的上校笑着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通讯员 姜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