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结束,国庆档成绩公布,《影》的总票房排在《无双》与《李茶的姑妈》之后,名列第三位。也就是说,张艺谋苦心打造的这部古装片,输给了同时主打犯罪悬疑与港片情怀的《无双》,也输给了开心麻花制造的喜剧《李茶的姑妈》。
在国产电影创作与市场都已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张艺谋票房状况并不令人惊奇,实际上第五代导演随着新生代导演群的崛起,早已有了集体谢幕的定论。但《影》没能成为国庆档最大赢家,尤其是没能卖过粗制滥造的喜剧,还是颇为让人感到失落。单就张艺谋近年创作看,《影》已经是他的用心之作,质量超过他的同类型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长城》。
《长城》之后,张艺谋不再令人那么期待,但《长城》口碑的结果,不是张艺谋一人之过错,多家公司合作导致话语权旁落,资本控制左右了张艺谋的个人表达,连他自己都承认,未能在《长城》中尽全部所能。在与资本的合作中,张艺谋一向处于退让甚至弱势的位置,但到了《影》时,尽管背后主导力量仍然是资本,但张艺谋总算找回了创作上的完整性,《影》在美术、摄影、故事、人物等方面,均有不错表现。
《影》有张艺谋标签式的成功,也有标签式的败笔,比如在演员选择上,有邓超、王千源、胡军、王景春等演技出色者,也有关晓彤、吴磊这样完全融不进故事的表演者,在演员阵容上的妥协,为《影》减分。
当然,对于批评者来说,《影》被提及的地方还有许多,比如拿王臣关系作为故事主体,对权欲复杂的勾画,早已不再新鲜的偷情窥探描写,以及令人纠结难判的结尾,都难以让观众对它有准确的情感反应。
《影》好还是不好?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本身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换句话说,《影》无论好还是坏,依然能够给观众提供一个文化阐释空间。张艺谋从朱苏进的《三国·荆州》拿到创意核心,在故事背景上进行了架空,这种做法本身就颇有意味,它很容易让人想到三国人物,比如郑恺演的王像孙权,邓超演的都督像周瑜,孙俪演的是小乔,胡军演的使刀的杨苍很明显就是关羽……在《影》中,还能看到诸如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拖刀计、苦肉计等经典故事的影子。
张艺谋为什么舍弃《三国》这个大IP,要对《影》进行架空讲述,这是一个有趣的议题。强化影片的艺术属性,可能是张艺谋的最大动机,摆脱《三国》固有故事的约束,张艺谋才可以在《影》中浓墨淡彩,才能既像黑泽明致敬,又向昆汀学习,稍带玩一下诺兰的技术流。张艺谋希望通过这个“创举”,改变观众对他的印象。
自然,他的这种创新意识也被观众敏感地抓到了,但最终,张艺谋的本色表达仍然冲淡了《影》的外在形式,大家发现,他仍未真正走出困顿他多年的思维陷阱,《影》的内涵,依然是曾经在《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古装片中困扰过他的问题,如对权力的爱恨交织、对大王的暧昧心态……在《影》中,境州作为替身刺杀了王,走出宫殿之后面对群臣时,张艺谋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尾,这个结尾貌似提升了影片的格局,为价值观不同的观众留足了参与性,但何尝又不是张艺谋没法坚定表达立场的一种表现。
通过《影》,不仅可以观察到张艺谋个人创作上的变化轨迹,以及他在电影美学追求上的新尝试,也能看到第五代导演在与变化莫测的市场进行较力时所付出的努力。《影》放在一二十年前,观赏与讨论价值均会比现在要大,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电影。
与整个国庆档大大小小15部公映电影相比,《影》还是数一数二的作品。对比其他一些影片,《影》还是值得买票进影院的,哪怕只是为了它独特的水墨画风格,哪怕它再次引起讨论的,仍然是曾经说过的话题。国产电影这几年,在内容上愈发的空洞化,除了迎合观众观影刚需带来的消费欲望,作品本身讨论空间不大,这才是最可怕的。
不敢在作品中传递思想,不愿意在故事中融入争议性,保险起见,只能大肆用段子式的拼凑来满足观众的初级欲望,这是国产电影逐渐失去文化阐释空间的原因所在。宁愿看到有争议的《影》,也不愿看高票房、无价值的烂片,唯有形成这样的观影环境,才会鼓励张艺谋以及其他电影人,更加专注于创作,用信息含量大的作品去与烂片进行竞争。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