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宅这阵子有点不对劲,原本只爱追番剧玩手办,近期竟然时常念叨着“我女儿怎么这么可爱”。阿宅可还没满18岁,哪来的女儿呢?
原来他在追一部动漫——《工作细胞》!
《工作细胞》中,作者将细胞拟人化了,将人体内的细胞世界描述成了人类社会一般。白血球是男战士,英勇杀敌(病毒、抗原等);红血球是快递小妹,运送养分和氧气;血小板是萌萝莉萌正太……甚至百度搜索血小板,首先跳出来的都不是真实血小板的图片,而是《工作细胞》中“血小板”的萌萌哒形象。
动漫中的“血小板”们有多可爱呢?她们被无数阿宅们激动地称之为“女儿”,还因为“想到女儿们正在为自己忙忙碌碌,就觉得一定要好好活着”。
是什么让《工作细胞》这样受欢迎、受喜爱?心理学学生说:是“拟人”!
当然,画质、故事质量、信息量、时长等都会影响一部动漫的受欢迎程度,然而《工作细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细胞拟人化了。
我们上小学时就在语文课上学拟人,“鸟儿在唱歌”“溪水在奔跑”“柳树在摆弄她的长发”就是利用拟人的手法,把鸟、溪水、柳树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
哲学家也思考拟人: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nthropos”(人)和“morphe”(形状或形式)的组合,最早由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Xenophanes)提出,因为他发现宗教信徒信奉的神总是跟他们长得很像,如希腊神话中的神总是金发碧眼,中国人的佛祖则眯眼大肚垂耳,一副亚洲人的富贵相。
心理学家也研究拟人化,虽然时间不长,但维度丰富。比起“柳树在摆弄她的长发”,心理学家更喜欢看“柳树开心地挥手”,还有“红细胞心里想着地图”“血小板想拦住大家”“看到白细胞倒下了,红细胞非常着急又非常羞愧”……因为在心理学家看来,拟人化过程所赋予非人对象的不只是人类外在的物理特征,更重要的是人类内在独有的心理能力, 包括意识、意向,次级情绪如自豪、希望、愧疚, 以及高阶认知的分析、想象等能力。
为什么原本令人头疼的生物知识,一经拟人,就变得这样有吸引力了呢?
因为拟人,让我们感到熟悉和亲近。看到柳枝,想到少女的长发,看到红细胞走错了血管,想到自己看不懂地图时的迷糊。拟人化会激活人们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甚至就是关于自己的知识,即主体意识。我们生而为人,拥有人的感官、人的知觉、人的能力,我们最清楚自身的感受, 最了解的当然也是自己。我们从出生起,接触最多的也是人。所以,当我们想要认识、理解外部世界的时候,最能“走近路”的方法就是把它们与“人”、与自己相联系。相比生物课本上印的科学图片,拟人化的细胞形象无疑更让我们感到熟悉和亲近。
拟人,让我们感到可控和踏实。在真实的世界中,从自然灾害到生老病死,从飞机掉了轮子到大哥掉了刀子,从上学会不会遇到禽兽到打车会不会遇到凶手,人这一生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而不确定和未知总是会带来恐惧和焦虑。
人们总是有对确定性、预测性和控制力的渴望,在面对不熟悉的非人客体时,比如原本长相怪异的白细胞,浑身是“刺”好吓人呀!看到白细胞的真实模样,对于它知识的缺乏让人本能地感到焦虑不安,而拟人化就是一种最直觉、最简单、也最快捷的减少不确定性的方法。这样把形状“奇怪”的白细胞拟人化,充分发挥了人自身的能动性,满足了对白细胞的理解、预测和掌控的需要。
拟人,让我们感到被联结、不孤独。我们养的小绿植、小宠物,身体里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自己周围客观存在的非人客体,将它们拟人化是一种向下的拟人化。研究表明,孤独的人更容易进行这样的拟人化。人们需要寻求社会接触、社会联系和社会认可的需要,这是一种社会动机。当这种需要无法从他人身上得到满足时,拟人化就可以通过建立一种与非人类主体的联系来满足这一项基本需求。沉浸在“女儿”们卡哇伊的面容和声音中时,我们很容易觉得她们都是自己真实的朋友,并且是随时在线的、随叫随到的那种。有了她们陪伴,现实中是不是真的有人陪,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呢。
比起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的拟人化尤其成功,这其中还涉及拟人化与可爱的关系。心理学中通常认为“可爱”能够激起人的父母本能,进而引发更多的关爱行为。人们总是会将儿童自动列入值得关怀和拥有社会价值的道德圈(moral circle),而任何能够诱发儿童感知的相关机制都可能导致这种过程。血小板幼儿般的身材和打扮、大大的眼睛、谨慎的步态,都透露着天真可爱,让人想去关爱照料。
不过拟人化有利也有弊,虽然动漫中的血小板可爱,可别真的想要割开手指看啊!
殷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