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海外客商带着自己的“拳头产品”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通过海关、边检的进博会绿色通道,他住宿的酒店、参展的展览场馆将布满年轻的、擅长各种语言的志愿者。距进博会正式开幕还有半个多月,上海的年轻人们正在为这场规模庞大的中外客商大聚会做好各种寻常人可能难以想象的细致服务。
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2800多家参展企业中有G20全部成员,覆盖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44个最不发达国家中也将有超过30个前来参会。
10月10日,在距离进博会主会场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0公里的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里,两支“青年突击队”——酒店进博会外卖食物保障团队和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正在后方进行“正面交锋”。
酒店团队的汇报长约15分钟,但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市场监管执法队伍将全程抽检、全程记录。在刚刚公布不久的上海进博会招标结果名单中,佘山索菲特成为全市仅有的几家为进博会提供集中外卖供餐的餐饮企业之一。食品生产卫生条件、原材料进出环节、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食品加工者健康状况全都在检查范围内。实际上,进博会前夕,这家酒店早已经进入“小检天天有,大检三六九”的状态。
据悉,进博会期间,市场监管人员将会全天候进驻现场进行监管。
类似的检查,也在距离进博会主场馆特别近的配电站里进行着。过去一年两次的设备巡检工作,现在变成了24小时机器人实时巡检;配电基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安装了高分辨率摄像头,安保要求达到了这个站里的“历史最高位”。
更近一些的位置,上海地铁2号线徐泾东地铁站里,志愿者已经提前开始了“岗位练兵”。“大客流、消防、反恐都演练了好几次。”徐泾东地铁站站长曹铭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的年轻站点,他们承担过的历史最高客流是在2017年上海车展上,当时日客流量达到20.8万人。进博会期间的日客流量,预判会达到20万~25万人。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狭长型地铁站,从车站一头走到另一头全长超过800米。为此,站里配备了两台电动平衡车以满足突发的应急维修、火警等需求。
除了“中心位置”的核心人员,还有一批青年早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开始为进博会的筹备工作忙碌了。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病房护士、24岁的夏琼华在进博会期间将以志愿者身份进驻主会场,从事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接受了密集的急救知识培训,课程包括创伤包扎、伤员搬运、保密条例,甚至礼仪规范等,外交系统专家专门讲授了坐姿、语言、交流方式等专业知识。
团上海市委是这次进博会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工作的“总负责人”,上海全市30余所高校与苏浙皖3省青年志愿者一起,组成了一支超过5000人的庞大志愿者团队。按照岗位类别,志愿者被分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会期服务岗位志愿者和城市文明志愿者三个大类。9月28日至10月中旬,志愿者们已经至少接受了10场专场培训。
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青年团队承担了进博会秘书处办公室联络组的工作。他们开通的咨询热线,是上海交易团19个分团的必打电话,后期还将成为15万采购商的咨询电话。
联络组是最容易受到电话那头“质疑”的部门,“材料审得慢了,一个电话;报名遇到Bug了,一个电话;送审流程走错了,一个电话。”团队负责人须中远告诉记者,此前上海交易团参展企业的申请数和批准参展数已经达到1.4∶1的高位,审核报送任务很重。
上海市一级层面对进博会的准备工作早在去年就开始了。团上海市委去年开始动员各级团组织成立全市进口博览会团建联盟,通过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载体,在进口博览会相关工作中充分展示上海职业青年的精神风貌。青年突击队立功竞赛活动也围绕进口博览会配套建设、环境整治、场馆改造、交通保障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公共管理的热点领域展开。团上海市委每月召集重点单位探讨工作进展,深入调研,协助解决一线单位团组织发现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 摄影 王烨捷 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