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共青农场三代人:创业都是主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0月17日   07 版)

    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北共青”绿色农产品展示会现场,郭璇的大米展台围满了人,她的手机“嘀嘀”地响起,有客户在网上下单了。

    这个热闹的展示会位于中俄边境黑龙江垦区的共青农场。很难想到这片繁华热闹的土地曾经草莽横生、人烟稀少。

    “你一个大学生,怎么就回到农场种地卖大米了呢?”自打2013年郭璇辞职回到农场后,经常有人这样问她。

    郭璇从小在共青农场长大,她的祖辈是共青农场的第一代。

    1955年5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

    同年,共青团中央派出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垦荒,开创了中国青年运动垦荒史的新纪元。如今,63年过去,新建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傲然耸立,驻守着共青农场的根与魂。49万亩的庄稼恣意生长着,成片的大棚育秧区、有机蔬菜核心区、农机装备区冒了出来。路边,一袋袋包装好的大米、大豆被装进快递箱,运到全国各地。

    划下青年志愿垦荒第一犁

    依托农场的发展,郭璇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当被问到卖大米的诀窍,她总是笑着回答,“我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郭璇口中的他们,是第一代共青农场人。

    1955年,北大荒成为垦荒青年向往的圣地,萝北荒原是集体垦荒的第一站。“我们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减轻国家负担。”年轻的垦荒队员收拾行囊,毅然踏上了这辆时代的列车。

    那时的萝北一片贫瘠。没有房子,垦荒队员就用手搭起窝棚,木头上浸着冰雪,搭上草就成了床。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冬天,他们把头埋在被子里,裹着棉衣裤睡觉。早上醒来,被子里外都结了一层冰霜,头发甚至粘到了木头上。夏天,四处是嚎叫的狼群,蛇会钻进被子里。爷爷告诉郭璇,开荒种地、建设边疆是国家交给青年的任务,不能后退。

    那时候,垦荒青年天不亮就起床,拍拍身上还没化掉的冰霜,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人都在腰上捆个半斤大的窝头,挨到中午再吃。

    东北的马听不惯这些外地青年的使唤,一次次把人从犁后掀翻过去。习惯了的队员赶快爬起,拍拍手上的血泡,扶着犁继续往前走。他们身后,是破好的土块和槽沟,身前,是冰碴儿和荒草遍布的野地。

    1956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亲临垦区,鼓励大家,“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坚决向困难冲锋!”

    这群放弃城市生活来到荒野的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让荒地长出了粮食。1958年,农场迎来了大丰收。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与时俱进

    “虽然处处碰壁,但总要勇敢尝试”。郭璇觉得,无论是艰难开拓的爷爷辈,还是坚定留守的父辈,都为她的创业指明了方向。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十几户农民从“大锅饭”里跳了出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巨幕。广东、深圳等地活跃着中国第一代个体工商户的身影,最早的“万元户”登场。

    勤勤恳恳的共青农场人不服气,为什么南方的土地长出了工厂车间,而我们的农场却一穷二白?如何“富起来”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

    1984年,借助黑龙江农垦区试办家庭农场的机会,共青农场鼓励青年自主创业。一个个独立的家庭农场“冒”了出来。

    刚起步就赶上了涝灾。“要不别干了,辛苦一年连粮食都没得吃。”有些农户开始打退堂鼓。“农场大户”高连森坚定地表示:“过去没粮食,父辈要开荒种地。现在要富裕,也要‘开荒’。要干事,就要豁出去!”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提议将农场更名为“共青农场”,更加激起了人们创业的热情。为了追上时代,郭璇的父亲郭俊革在农场经营起种子、化肥生意,农场派出去的年轻人将新式的拖拉机、收割机和农机具带了回来。有想法的人们聚在一起,办起了小型面粉厂和油坊。

    路边,面粉厂“嗡嗡嗡”地工作着,饱满的麦粒在机器里来回打滚儿。地里,郭俊革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地驶过,种子均匀地放到了犁好的槽沟。

    最初的几年,农场甚至开不出工资。想起那段日子,郭俊革无比感慨:“就算那么苦,大家也咬牙坚持。上班有瘾,没钱也工作;创业有瘾,失败了也要尝试,就不信不能成功!”

    跌跌撞撞的农场终于走上正轨,第二代共青农场人让偏僻“小农场”与广阔“大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

    开创北方共青城新时代

    如今,创业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共青农场人手中。

    前些年,粮食丰产不丰收。大城市的一碗米饭要四五元,而农场一斤米卖不到1.5元。粮食看似卖了出去,农场的日子却不富裕。

    “怎么才能提高农场的利润,做大‘北共青’品牌呢?”这个问题困扰着第三代共青农场人。

    2013年年底,郭璇回到了农场。创业初期,她“吃尽了苦头”,勉强卖出了大米,赚到的钱还抵不过加工费。朋友忍不住劝她:“别瞎折腾了,回大城市上班吧。”

    咬咬牙,郭璇不甘心,“我再试一次。”为了找到靠谱的买家,她借助农场举办活动的机会,来回小跑向参会的人介绍大米,微信上加了很多有意向的客户,却累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销路渐渐打开,郭璇却发现,只在农场卖大米不是长久之计。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激活了农场的创新基因。郭璇争着去听农场举办的电商扶贫、手机创业等课程,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大米“微商”,全天24小时在线。听到手机铃声,睡眼朦胧的郭璇浑身一震,爬起来解答客户的各种问题。

    听到别人夸她“拼命”,郭璇有点不好意思,“我没做什么,是农场成就了我,全农场人相互帮扶干大事”。实际上,在场长苏彦山提出“建设北方共青城”的计划后,整个农场就陷入“玩命”的状态。全场重复着“白加黑,五加二”的节奏,为了争取项目资金,苏彦山硬是在省财政厅门前等了3天。植入共青农场几代人基因的垦荒精神,激励着他们“二次创业”的热情。

    为了打响“北共青”的品牌,苏彦山积极奔走,打通了与黑龙江省农科院的合作。展示会上,农科院研发的“稻花香米”“粥米”“儿童有机米”很快被卖断货,还留下了一沓未发货的订单。

    翻开今年的大米订单,郭璇双眼泛着笑意,“展示会提供了宽阔的创业平台,今年销量预估能上个新台阶”。线下客源稳定,线上有活跃的订单,看着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她打心眼里感觉舒坦。

    近年,共青农场出现了青年“回流”的现象,回来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接过父辈的创业大旗,折腾出一番事业”成为更多年轻人的目标。有人早就学习了电子商务,为招商引资忙碌着;有人带着新婚的妻子,在农场扎了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17日 07 版

北京:“青春使者”奔赴全国各地
思政课堂当然要“潮”起来
共青农场三代人:创业都是主题
“映山红”爱心助学15年不间断
网上少先队改革新探索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