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AI给皮肤科学科发展带来福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0月25日   12 版)

    “皮肤病是一个特别的学科,病种有2000多种,综合患病率高达100%,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皮肤病,包括我们常说的粉刺也属于皮肤病。”10月14日,在全国皮肤病AI临床应用研究2018首届高峰论坛上,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皮肤科主任崔勇教授指出,很多皮肤病病种不是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健康的病,但是对大家的生活还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的皮肤病门诊患者总量已经接近3亿人次,而全国的注册皮肤科医生还不到3万名。崔勇表示,近70%的皮肤病都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皮肤病诊疗知识还相对匮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李若瑜表示,皮肤科学的基础,是皮肤科医生对于皮肤病直观特征的准确把握,皮肤病学的这个特征,与放射影像科与病理科类似,因此这3个学科也是最适宜开展远程医疗的学科,而其中只有皮肤病学是临床二级学科,这一点对于当天到会的皮肤科医生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信号。这意味着,皮肤科医生是最适合应用远程医疗技术与平台的临床医生群体。

    今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9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事关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三个重要文件:《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卫健委规划与信息司副司长齐贵新表示,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是依托远程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平台,开展医疗服务的新模式,也是弥补我国各地医疗资源差异、各级医院之间业务水平差异的重要抓手与发力点,健康推进与开展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肯定有助于实施卫健委“分级医疗”模式的建立,也符合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这是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都不可忽视的领域和方向。在皮肤病领域积极开展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及人工智能决策辅助研究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符合皮肤科的学科特点。

    近年来,皮肤影像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两万余名皮肤科医生中,已经有近1/3购置了便携式皮肤镜,不少单位配备了皮肤镜工作站、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或皮肤超声等皮肤影像装备,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皮肤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和能力。

    然而问题依旧存在。崔勇指出,我国皮肤影像发展的现状首先是碎片化。二是发展不均衡。三是无标准——人员和设备都缺乏标准,这对于数据的可交换性来说是非常大的危害。四是证据不足。临床诊断的验证级别是比较低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少,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建立皮肤影像技术体系。

    2017年5月,由崔勇牵头发起的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CSID)项目启动,该项目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皮肤影像的全国性协作网络,截至目前,项目协作医院数量已达2600家,接收了30多万组高质量图片数据。

    国内著名皮肤影像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孟如松教授指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是以皮肤影像“大数据库”为基础的,皮肤影像技术水平高低与皮肤科人工智能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皮肤AI研究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收集大量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做出图像标注。”

    最近,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已正式启动我国皮肤影像能力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包括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培训课程及皮肤科医生能力认证等工作模块。皮肤科医生皮肤影像能力认证将按照“三类三级”进行考核和管理。“三类”分别为皮肤镜、皮肤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超声;“三级”则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目前,皮肤影像初级考核已经开启,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线下皮肤影像中级考核资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将让更多基层的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皮肤科医生参加皮肤影像技术的标准化培训成为可能和常态。”崔勇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25日 12 版

乳腺癌“绝症”变“慢病” “上海方案”获全国推广
传统的颠覆:肿瘤治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
我国儿童白血病治疗取得显著成效 八成以上可治愈
AI给皮肤科学科发展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