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自己的身体植入一枚芯片,帮助监测身体指标,甚至分析相关数据,从而为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建议……以往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情节,正在逐步走进现实。
近日,欢聚时代(YY)董事长兼CEO李学凌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植入芯片”的经历。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证实这款科技产品是可以实时测量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器。虽然弄巧成拙,但李学凌也指出,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在身体里植入芯片,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自己。
事实上,在人体植入芯片或者监测器等设备的做法,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尝试,但整体仍处于实验阶段,大范围商业化应用仍未推开。不过,由于其在医疗、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也吸引了不少资源的投入。
但是,这类产品在采集、传输甚至利用医疗健康数据时,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做到合理规范,则是一个长远但重要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其他许多信息科技产品的共同难题。与此相比,将芯片植入人体,或许只是第一步。
科幻已走进现实,但面临技术瓶颈
所谓人体植入芯片,指的是将很小的芯片植入到人体皮肤下,从而监测相关数据指标,或记录个人资料的技术。通过特定机器,可以采集、传输甚至利用所监测到的数据。这类产品一般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往往内部装有芯片和信息发射装置等,对应身体之外不同的接收装置。
事实上,植入芯片所依托的主要技术——RFID并不神秘,已经诞生20多年,此前已经在护照、汽车钥匙和宠物电子身份证等领域应用。比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宠物主们被建议为自己的宠物猫狗植入载有动物免疫信息的芯片。
此类技术在人类身上更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案例出现在瑞典。据媒体报道,瑞典至今已经有三四千人在自己身体里植入了芯片。这些人通过RFID技术的帮助,不再需要携带公交卡、信用卡、钥匙等,只需动动自己的手指或手臂,就可以轻松解锁办公楼大门,甚至支付款项。
根据这一产品的出品方——瑞典企业Biohax International公司网站的介绍,其芯片使用的是在RFI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场通讯(NFC)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信用卡、智能手机、门禁系统等,实现近场免接触数据信息的验证、交换等功能。
在逐渐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可植入芯片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瓶颈。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近两年体验了不少可植入芯片或类似的设备,也跟这一领域的许多企业接触过。他的感受是,因为获取数据更为容易、准确,可植入设备的趋势已经在逐渐显现,但可植入芯片整体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
例如,如何给小如米粒的植入芯片提供能源供应?目前还没有特别高功效、低功耗的产品大范围应用。其次,这类芯片所采集、监测到的数据该如何快速、安全传输?目前主要采用的是RFID或NFC技术,但若采用更快速可靠的蓝牙、WiFi等技术,如何控制芯片大小,保证数据安全?还有,目前很多可植入芯片防泼溅但不防水,在植入人体后,植入芯片该如何抵御人体体液的侵蚀?
李天天透露,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已经有科技企业在探索解决办法,例如谷歌公司开发的通过隐形眼镜监测血糖的设备,已经探索了低功耗、WiFi和蓝牙传输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做到可植入人体的大小。但目前还很少有中国企业能提出可靠的技术方案。
采集医疗数据前景广,实用性还有待观察
在许多科幻影片中,可植入芯片等设备经常被用于人群的监控管理,但实际上,目前此类设备最受重视的应用场景,其实是医疗健康领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国外已有医疗专家在实验室探索通过外科手术,在帕金森症患者的大脑中植入电极来控制颤抖。这项通过植入设备刺激脑部神经的技术又被称为“脑起搏器”。1995年,美国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研发出第一代“大脑起搏器”并投入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震颤。几年后,这项技术也被引入中国。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植入芯片等设备还被开发出更加便利、更为平民化的应用场景。李天天去年曾在一场科技峰会上,演示了一款用于监测血液指标的医用传感器系统:通过高压喷射注射器,将一元硬币大小的传感器贴合到皮肤上,再用配套设备扫描就可以监测血糖指标。
作为医疗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李天天接触过不少可植入芯片等设备,在他看来,这类产品及其采集的医疗数据,对未来的医学诊疗、健康护理都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以监测人体血糖指标为例,传统办法是到医院通过扎针采集血液,再用专门的仪器分析,但通过可植入设备,不必到医院也可以实时监测,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此外,通过这项技术所采集到的数据也更为准确,并且可以传输给慢病管理医生,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寻找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他认为,可植入芯片等设备的使用还只是第一步,在医疗领域,这项技术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通过“数据+服务”的双轮驱动,获取更实时、准确的医疗数据,为病患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不过,医疗界对可植入芯片等设备的准确性和便利性也有一定担忧。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表示,可植入芯片虽然在医学上操作比较简单,但采取微创或注射的方式向人体植入金属设备,依然存在着感染的风险。而且,在人体某些部位植入芯片等设备,会不会影响原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也是需要更多考量的问题。
“我觉得这项技术炫酷的成分多一些,实用性还有一段距离。”张强分析,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可植入人体的芯片在几年后可能就过时了,到时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很难保证。此外,如果使用者在运动中不慎将植入身体的芯片等设备压坏,不仅会影响采集的医学数据,也可能影响身体某些部位的健康。
如何利用医疗数据?根本还是管好人
除了实用性,可植入芯片等设备在医疗应用中另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其采集、传输的医疗数据的安全性。也有一些人担心,在人体植入芯片等设备后,可能会采集、传输甚至存储很多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
移动互联网安全专家李伦(化名)最近也关注到关于可植入芯片设备的讨论,但他很明确地表示,在解决隐私安全问题前,自己不会使用这类设备。作为网络安全从业者,他很清楚地知道,不管是采用RFID、NFC等技术,还是用WiFi、蓝牙等技术,可植入芯片等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都很可能被劫持、利用。
不过,李伦也强调,医疗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关键不在于采取何种技术,而是提供植入芯片服务的企业将会如何保护所采集、传输、存储、利用的医疗数据。在他看来,当前对可植入芯片等设备的入侵或劫持还没有发生,但未来很可能会发生,在那之前,需要考虑好相应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问题。
“我担心的不是技术方案是否安全,而是企业拿了这些数据怎么做,能否保障安全。”李伦的这一点担心,也是许多普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关心的共同问题。
李天天认为,大多数新诞生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都有长处和短板,消费者会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间做出取舍。但作为医疗科技从业者,他更希望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首先重视便利性,提供更多新产品、新体验和新服务,再从中寻找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但张强认为,可植入芯片等设备和前些年热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一样,都需要将医疗数据的安全性摆在重要位置。在他看来,无论是怎样的技术和设备,只要涉及医疗数据,就要考虑这些数据将会被如何存储、如何使用,如何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
与国内外的医学专家交流后,张强注意到美国针对医疗数据的保护有专门的法律和规定,所有的移动医疗公司都必须遵守,而中国的很多移动医疗公司虽然自称具备相应的医疗数据保护能力,但因为数据保护成本很高,或者数据管理不规范,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好。
“技术在不断升级,更根本的还是要管好人。”张强认为,可植入芯片等设备的发展中,更关键的是要针对医疗数据的存储、传输和使用等作出规范化的管理规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