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父亲随车坠江 大爱战胜刻骨悲伤

蓝天救援队队员周小波:“我想救出他以后告诉他,我爱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田文生 见习记者 尹海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1月02日   01 版)

    挂着“渝F27085”牌照的22路公交车深夜被打捞出水时,现场所有人员都在默立哀悼。

    2018年10月31日23时2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附近船只同时鸣响汽笛,坠入长江底部85小时20分钟的公交车,被浮吊船缓缓拉出水面。

    在公交车出水处约400米远的江岸上,默哀的重庆蓝天救援队队长兼万州蓝天救援队队长骆明文发现,身边的队员、体育教师周小波的身体微微发抖,两行泪水簌簌落到自己的救援服上。

    他是一名救援者,同时也是一名焦急的家属——他的父亲周大观,极有可能与这辆22路公交车一同坠入了江中。此前,他已经被通知去辨认遗体。

    10月28日10时08分,万州22路公交车行至长江二桥时,在行驶中突然穿过中心实线,撞上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越过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11月1日10时,悲痛的周小波在电话中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确认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刚才,我见到了父亲的遗体,父亲在此次事故中遇难,作为家属,我向所有关心此次救援的好心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尤其感谢政府和所有的专业救援队伍为我们的全力付出。”

    各方面的信息都残酷而清晰地指向这个悲剧:警方告知周小波,他父亲的老年公交卡使用记录显示,他当时乘坐了这辆公交车;10月28日17时许,他被警方叫去收集DNA信息;10月30日,当下潜救援人员从位于长江上游约28米、水深约73米、呈30°倾斜的坠江公交车上救捞出7具遇难者遗体后,他再次接到电话,询问他父亲的体貌特征和所穿衣物;随后,通知他11月1日前去进行确认。

    截至11月1日15时,救援人员已找到随22路公交车坠江的13名遇难者遗体,身份全部确认,仍有两人失联,相关单位将继续搜寻。

    周小波对22路公交车十分熟悉。今年春节期间,他母亲病故,他此后多数时间和76岁的父亲住在万州区长江北岸的枇杷坪东路,这里紧邻万州长江二桥,距离22路公交车的车站很近,他们经常乘坐22路。

    10月28日这天,万州区举行运动会,今年7月“上挂”到万州区教委工作的体育教师周小波要去赛场开会。一大早,他开车将父亲顺路捎到西山公园附近。临别前,父亲笑呵呵地让他好好工作,“你开车时注意安全,我今天去看菊花展,听说菊花开得很美。”

    老人下了车,周小波则进入会场,两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将有巨大的灾难袭来。会议期间,姐姐不停拨打他的电话,即使挂掉仍继续拨打,意识到可能有情况的周小波一接通电话,就听到姐姐急促的询问:“你知道爸爸今天在哪里吗?”

    “他早上说他去看菊花展。”

    “糟了,可能出事了,爸爸的电话怎么都打不通。”

    “一时打不通电话也可能很正常啊,怎么了?”

    “你还不知道?朋友圈都传遍了,今天一辆22路公交从长江二桥冲下长江了!”

    周小波立即拨打父亲的电话,传来的却是“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忧心如焚的他立即请假往家赶,途中,微信、电话、短信传来的“万州公交出事”的信息铺天盖地。

    “不管父亲在不在这辆公交车上,我都要去救人!”周小波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他是万州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这些年来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救援有六七十次。当天他赶回家换上救援服装,径直跑向万州长江二桥。

    桥面已经开始管制,穿着救援服的他一路被放行。

    心里惦念着父亲,周小波一边小跑一边打父亲的电话,但依然没法接通,他跑到被公交车冲坏的栏杆处,往桥下一看,坠江处离江面有30多米,“我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下了桥,周小波发现,蓝天救援队已有人开始救援,他跑步加入其中。

    除了警察,蓝天救援队几乎是最早到达的救援力量。事故发生不久,骆明文等人就从万州蓝天救援队队部将救援器材送到了救援点。

    周小波开着冲锋舟,试图在江面上搜寻幸存者。他在公交车坠江处附近转了几圈,没有发现奇迹。再扩大搜寻范围,依然失望。

    应急管理部通报称,此次救援是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难度最大的,一是相对船只来说,公交车目标太小,难以精确定位;二是水过深导致作业方式复杂耗时,危险大;三是水底地形复杂,干扰物多;四是多地调集资源,多部门响应,需要多类型救援队伍配合行动。

    公交车坠江后连续3晚,周小波都住在江边搭起的帐篷里。

    他和同伴用声呐和水下机器人,试图确定公交车的位置。每当他停下来,就会一次次拨打父亲的电话,依旧是一次次“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

    他的父亲周大观曾在武陵镇周家村村小任教,从一个民办教师开始,40多年的教师生涯,让他成为当地令人尊敬的名师。

    邻村孩子带着饭菜前来求学,到了中午,饭菜会冷掉,父亲总会把孩子们领回家,给他们热饭,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再一起去学校。

    “父亲开始每月只有几元钱的工资,但对我极其疼爱。”周小波说,尽管家里不富裕,但父母总是竭尽全力给自己最好的。“宁肯他们自己吃穿得差。”

    1998年,入伍4年的周小波从部队退伍,他也当起了教师。2005年,周小波调入汶罗小学,担任体育教师。

    父亲的品行深深影响着周小波。2015年,他参加了蓝天救援队。“父亲对我的决定非常支持,我入队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为这事高高兴兴地和我干了一杯。”

    “只要我告诉父亲要去参加救援,他从来都支持,会替我照顾家里的一切。”醉心公益的周小波得到父亲的支持,几乎从未缺席蓝天救援队的训练和救援。他曾参加过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故救援工作,“当我看到那些孩子在‘东方之星’上留下的遗物,心如刀绞,这促使我全力以赴去救援。”

    而去年的四川九寨沟地震救援,则是他亲历的历次救援中,对自身安全挑战最大的一次。

    2017年8月8日22时35分,确认九寨沟地震消息之后,他和另外5名万州蓝天队员自发参与到此次震区搜救行动。在一个险要的区域,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去搜救被困人员。他们一路徒步加游泳,才找到了那些人。

    在九寨沟的救援行动中,周小波和他的伙伴们成功排查九寨沟当地211家住户,疏散2000余名群众。

    “当时,很多地方滑坡严重,我们必须拿着对讲机,一个人往前行进时,其他人在远处看着,用对讲机向他提醒险情,大家轮流向前挺进,相互帮助,才走过了那些不时滚落石块的滑坡体。”但周小波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说,“丝毫不为当时的冒险而后悔”。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在释放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同时,感受到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善意。这让我们觉得温暖,感受到生命更多快乐。每次有灾难发生,我发现所有人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他说,每次完成救援,和当地人告别时,对方真诚的感谢总会让自己忘记救援过程中的劳累和风险,“我越来越热爱救援、热爱公益,乐此不疲。”

    这一次,他和队友们也都在全力以赴,连广东、贵州等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都赶了过来。当地有老板把酒店让出来,免费让救援队员休息调整。绝大多数队员并不知道周小波父亲的事情,但他说:“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给了我一种爱的安慰——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父亲的事,但我作为遇难者家属,对他们的付出有更深刻的感受,我真心谢谢他们。”

    “我一直都怀有希望,希望父亲还是好好的,还能微笑着和我说话,叮嘱我注意安全,我期望着这样的奇迹,但另一方面,我知道,如果父亲当时真在那辆车上,生还的机会是很小的。”他说:“我会坚强地面对这件事,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做公益。”

    “作为一个志在公益救援的人,无论是这一次,还是下一次,我都会全力以赴。我救援过别人的亲人,其他人也救援过我的亲人,这种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经历让我深深地知道:爱,能战胜任何意外事故带来的刻骨悲伤。”

    从接到警方电话得知父亲的乘车记录起,他就有了心理准备。“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肯定非常伤心,但我无法因此就停止救援,我也希望,自己能为爸爸做些什么。”

    “我想救出他以后告诉他,我爱他。”这个43岁的男人说。

    本报重庆万州11月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田文生 见习记者 尹海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1月02日 01 版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习近平同萨尔瓦多总统桑切斯举行会谈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今年3次预警
二〇一八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开幕
父亲随车坠江 大爱战胜刻骨悲伤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吸引力》系列微视频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