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工农关系的调适与发展,是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迈向现代化工业国的重要主题,也是贯穿改革开放的关键主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既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40年,也是工农关系调整最为深刻的40年,工农关系历经大缓和、大转型和大融合三个阶段,总体上不断改善,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农关系演变历程
1.工农关系大缓和阶段(1978~2003年)
肇始于1978年的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将农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自我累积循环不足等困境中释放出来。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户籍制度的逐步松绑,将农民从封闭的农村解放出来。改革一旦开闸,各种积压过久的活力就如泉涌般喷薄而出,并汇聚成持久涌动而又激动人心的改革大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将农业和农村推向了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或许连决策者都始料未及的是,发端于农业这一边缘部门的改革,会不断扩展、不断渗透,并对中国工业化的整体进程产生如此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期间,我国农业生产力实现飞跃,城乡间产品交换、要素流动增强,工农关系从过度扭曲向适度平衡调整。1978~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41.3%,单产增长了49.0%,重要农产品实现了从供给短缺到供需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20倍。
2.工农关系大转型阶段(2004~2012年)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新世纪交替中步入中期发展阶段,日益增长的国力与逐步凸显的“三农”问题,使保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一阶段,千年皇粮国税一朝废除,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相继出台,国家政策安排从过去被动式政策调整转变为主动为农业农村设计政策,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实现由“取”到“予”的根本性转折,由此推动工农关系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无疑在中国农业农村改革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避免了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边缘化,也让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现代化的果实。2004~2012年,中央财政“四项补贴”支出从145.7亿元增加到1668亿元,累计补贴金额7661亿元,增长了10.4倍。农业农村支持政策的实施,让我们彻底告别了农产品短缺,让中国的小农在国际化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让农业农村发展步入发展快车道。2004年以来,我国迎来粮食产量的新一轮增长期,产量先后突破5亿吨和5.5亿吨,人均粮食产量从361.2公斤增加到435.4公斤,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接连迈上新台阶。
3.工农关系大融合阶段(2013年至今)
当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为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步伐,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当农业的主要矛盾从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后,中央适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一突出矛盾,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庄严地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调整工农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与前一阶段以政策支持为主导的时期不同,这一阶段,改革成为工农关系调整的主题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和主要矛盾的转换,农业农村传统产品供给、要素贡献的主导功能,开始向生产、生活、生态的多样化功能拓展,单纯通过“予”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破解二元矛盾,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激活了市场、要素、主体,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了;农民收入增速连续跑赢城镇居民,农民的钱袋子更充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9.8%,比2012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协调工农关系的重要启示
回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工农关系从分离到缓和再走向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日益富裕,其中的经验弥足珍贵,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协调工农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具有全局性作用。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现代化提速期,以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工农关系,始终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随着改革的深化,一度扭曲的工农关系得以缓和并逐步走向融合,基层活力和创造力迅速得以释放,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逐渐驶向现代化的正轨。
改革是调整理顺工农关系的主要抓手。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工农关系扭曲格局的破冰,始于改革;工农关系真正走向融合,关键仍在改革。改革初期对农民生产自主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重新“赋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和发展活力;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重大改革的推进,畅通了要素流动、商品流通渠道,逐步扭转了要素配置扭曲的格局,农业发展新动能由此加快孕育形成。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是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关系变化的实质,是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和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在重工业优先和城市偏向政策导向下,通过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政府以行政强制性手段将农业生产剩余向城市配置,同时限制农村人口流动,资源要素配置关系扭曲,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关系调整沿着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资源要素在部门之间流动和交换的松绑,配置扭曲格局逐步扭转,成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展望未来,农村改革将再出发,处理好工农关系依然是改革的主题词。构建新时代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去谋划,继续用好改革这个法宝,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为“四化同步”发展打牢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振兴乡村,必将推动我国工农关系进入到最好的历史时期,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涂圣伟 张义博(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