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突然觉得手机里那个黄色图标的App格外扎眼,它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把她拖进深渊。
不久前,王玉在一个初中同学群里看到一条链接,一名同学推荐说,点进去下载App,就可以线上做兼职赚钱。她不仅下载并注册,还实名认证、上传了自己的身份证照片。这个原本在她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举动,突然让她产生警觉,是因为她参加了“扫雷行动——金融消费者保护计划”(以下简称“扫雷行动”)活动。
“扫雷行动”由中国青年报社与蚂蚁金服共同发起,旨在让金融安全教育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近日,活动先后在郑州科技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工商学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举办,4000多名大学生现场聆听讲座,新浪微博话题#扫雷行动#阅读量达881.8万人次。
在7场活动中,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与专家用触目惊心的真实事件,警示大学生远离互联网金融“雷区”。
2018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南京多名大学生求职遭遇“培训贷”》。这不是《中国青年报》第一次报道大学生遭遇网络贷款、诈骗陷阱,也远不是最后一次。随后,《被“猫腻”阴影笼罩的体育人》《天津数百名大学生落入变相培训贷连环坑》《培训贷陷阱:无资质分公司诱骗求职者》等报道见报。
大学生屡屡成为不良网贷和网络诈骗的受害者,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普及刻不容缓。中国青年报社与蚂蚁金服联合发起的“扫雷行动”从今年9月开始行动起来。中国青年报社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蚂蚁金服派出“蚂蚁老师”,走进校园普及网络金融安全知识。
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都是亲身采访报道过“套路贷”、网络诈骗事件的资深媒体人,了解类似案件的案情经过。讲座上,《中国青年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潘志贤讲述的案例中,有的是借款利息极高,借款人到期后还不上款,放贷人就会推荐新的贷款人,每个放贷人都要扣掉利息,借款人只能借新贷还旧贷,身上的贷款越来越多;也有的是轻信了身边的熟人,把个人信息借给别人用于贷款,最后自己辛苦还债。
《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主任刘万永以几个贷款人深受催贷困扰的案例,警示大学生,因一时的需求陷入不良贷款后,会承担怎样可怕的后果。
“蚂蚁老师”周晨晨为同学们总结了8个“扫雷”妙招:“不要拿养老钱去投资;不要借钱投资和理财;不要看别人赚钱就盲目跟进;不要外借证件,不要乱签合同;电话、QQ、微信等不要轻信他人身份;不要透露密码、验证码,不乱点链接;不要‘拆东墙补西墙’,债滚债更还不起;不要投资自己都不懂的项目。”
中国青年报天津记者站记者胡春艳在“扫雷行动”讲座上讲起,遭遇培训贷的很多大学生签署了自己没认真读的合同,还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使得别人可以直接以他们的身份贷款。
正是这个事件,让郑州工商学院的王玉想起了自己刚下载的App。她被自己在来路不明的App里传了身份证的举动吓坏了,在胡春艳的询问下,她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下载和使用App的经过。要不是同学提醒,她甚至忘了自己还给App充过200元钱。“我现在有点断片儿了。”王玉懊恼地说。
讲师团一行和郑州工商学院团委老师朱卫琪一起查看了王玉下载的App,其中的兼职项目包括 “电话卡代销”“实体微商赚钱”“投票任务”“点评任务”“收徒任务”。App中没有开发者信息,客服一栏也没有联系电话。
除了“扫”出现存问题,“扫雷行动”给更多同学带来的是警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洛阳理工学院的乔雨拒绝把自己的真名告诉陌生人。讲座前不久,他还用身份证领过纪念品,而现在,当记者采访他并问起他的姓名时,他给自己化名“乔雨”,并仅将化名告诉了记者。
以前看到网上曝出大学生被骗取钱财的新闻,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李璇总是瞟一眼就过,觉得事不关己。听说一位学生干部借用同学信息贷款,事发后学生干部“消失”,同学只能自己偿还贷款的案例,她半开玩笑地指着旁边的班长说:“这就是我们班长,我以后都不敢跟她玩儿了。”
“不贪占小便宜、别抱侥幸心理、擦亮睁大眼睛、控制个人欲望、护好私人信息、保存相关证据,记住这些,遇事多考虑。希望各位同学都能远离各种套路校园网贷和电信诈骗。”潘志贤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毕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