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电台等媒体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只要我们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就能最接近未来的趋势!”
11月8日,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一位当了几十年编辑的韬奋奖获得者的发言,赢得热烈的掌声,也道出了大家的共鸣。
当日是第十九个记者节。在美好的节日祝福声中,新闻工作者依然辛勤奔波、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刚刚参加完颁奖报告会的《中国青年报》获奖记者,一赶回报社,就利用中午时间,投入到与年轻编辑记者的分享交流中。《中国青年报》这次共收获4项中国新闻奖,其中,有两件网络(融媒)作品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记者节的分享交流,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加快融合改革再出发”学习培训周的一个环节。此前的一天,总编辑也以“进博会上做记者”的切身体会与得失,分享交流了将“四力”践行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指导意义。
8日,随着移动融合采编客户端正式投入使用,《中国青年报》特色的掌上“融媒小厨”最后一公里“跑道”正在努力打通中。
同时,伴随“青创头条”移动融合新平台正式上线,以中青报微博、微信、App牵头的移动矩阵,以及冰点周刊、共青团新闻联播、高校新闻联播几大移动模块牵引,以举起思想“视觉锤”砸响融媒精品为目标,既定的脱纸化、脱PC化加速融合改革步伐,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因自收自支、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我们依然面临资金、技术、人才、规模等方面的巨大困难和差距。但今天的中青报人,仍以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宣传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团中央书记处具体领导下,精神饱满、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转战新媒体主战场的最前沿。
无论媒体如何加速融合改革,践行“四力”创精品始终贯穿全过程。根本在提高政治素质,关键在提升业务本领,紧要在锐意创新创造,基础在锤炼优良作风。
中央领导日前再次重申,要加快传统媒体整体转型的步伐。对照不久前中青报落实中央精神的评论《检验媒体融合真假的“四把标尺”》,我们再一次自我检查、梳理、调整、修正自身的不足和差距。
有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好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意识形态责任制?有没有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有没有真正实现“一支队伍,多个平台”,并正在转型融合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型主流媒体?有没有真正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是不是充分传承和发扬主流媒体内容、人才优势推出全媒体精品?
在践行“四力”创精品过程中,我们也更加体会到,在创新创造中传承和发扬好中青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比如,一代代中青报人“传帮带”时常说的4句话,不正是契合大道、守正创新、践行“四力”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吗?!
用脚采访——坚持到第一线和基层去,到现场去,到青年中去,创作沾着泥土味儿、上达天听下接地气的好作品。
用眼观察——提高敏锐的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聚焦“青年关注、关注青年”的视角,观察世界和社会。
用心思考——胸中有时代,心中有人民,不断学习政治、辩证、历史、创新的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争做深钻细研的专家型新闻人。
用笔还原——要创新表达,见微知著,以小搏大,举起思想的“视觉锤”,将内容“砸进”与有效供给相匹配的精准度、契合度,熟练掌握全媒体“十八般武艺”,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青年喜爱的“新型笔杆子”。
在8日的报告会上,获媒体融合奖一等奖的《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的作者,讲述了自己的采访经历。这位党报老记者第一时间赶赴洪灾中的“孤岛”,并一度“失联”数十个小时。其间,他在风雨中用手机拍下乡镇干部组织营救、自救的珍贵视频画面,并冒着生命危险穿越40处塌方,两次突围发回第一手新闻视频。
这一组前后方相互支持创造的融媒精品,既是对基层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考验和淬炼,也是传统纸媒“跨界”短视频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是一件集体全方位协作打造的融媒体新闻佳作。
这位老报人自信而又感慨地说,小手机也能大制作,不要被“高大炫”的技术和设备吓倒,也不要把年龄当借口,关键是“全媒体记者要有担当、有情怀,能写大稿,能编微博,能拍视频,能出镜头”。
事业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在历史的坐标中,讲述新时代;在全球的视野中,观察世界;在说好故事见人见事中,见思想见精神;在服务青年成长中,推动社会进步。
践行“四力”创精品,融合改革求实效。
今天的中青报人正在以知行合一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與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在上级的支持下,不断加速“融媒小厨”的升级,不断加强“内容制作、分发传播、整合运营”机制、流程、渠道、平台、产品、服务的一体化融合,将“部门主导、三端融合”进一步落实到位,真正实现务实有效的全媒体“报上来,分下去,转起来”。
“融媒小厨”也有大情怀,也能大制作。
我们将向“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中那些好记者学习,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向青年学习,向时代学习,继续努力推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味道的精品融媒力作,打造新闻與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强的新型青年主流媒体。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