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蓝厅进入“黑龙江时间”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中国东北门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1月14日   03 版)

    和许多人一样,在外交部蓝厅的外展区,博茨瓦纳新任驻华大使莫图西·帕拉伊第一次吃到了用大豆做的冰激凌。这里摆放的一台冰激凌机,打出来的冰激凌以生长在黑河的大豆为原料制成,“没有添加任何奶油”。这让莫图西·帕拉伊印象深刻。

    11月12日,外交部蓝厅进入“黑龙江时间”,主题为“黑龙江:走振兴新路,约世界同行”。

    2016年,外交部开始在蓝厅设立“中国省区市全球推介会”,让世界各国驻华使节不出北京就能同中国各省区市直接对接,开展面对面交流,推进各省区市加强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此前,外交部已举办了15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

    站在面积550平方米的蓝厅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向各国驻华使节、驻华机构代表推荐黑龙江。50年前,作为百万知青中的一员,王毅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在那里度过了8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黑龙江人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中,黑龙江拥有独特优势。黑龙江是中国的东北门户,这有助于黑龙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把自身打造为东北亚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同时,黑龙江也将以更开阔的视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通中欧班列等举措连接欧亚大陆,加强与沿线各国的互利合作。”王毅说。

    在蓝厅外的展示区,来自黑龙江的粮食、民族手工艺品精彩亮相。穿戴着赫哲族服饰的当地人向记者展示了用大马哈鱼皮制成的手工艺品,这些产品已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作为满族刺绣的代表,牡丹江渤海靺鞨绣吸引了很多嘉宾,选用当地柞蚕丝为材料制作的“东北风情”绣品,色彩艳丽、色彩逼真。

    “黑龙江所处的纬度区间,分布着法国诺曼底、爱尔兰等世界一流牧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和生态优势。”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希望,未来有更多高品质的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能够走上世界餐桌、走进全球厨房。

    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全权公使南比·卡亚贝·瓦朗坦对哈尔滨的冰雕艺术十分好奇。站在一面冰雕展板前,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欧亚处英语翻译战永鑫向他介绍了黑龙江的冰雪文化,“他很关注一座冰雕要用多长时间完成、哈尔滨每年有多少游客去旅游这些问题。”

    战永鑫发现,北欧国家嘉宾也很关注黑龙江。“北欧和黑龙江虽然都有冰雪文化,但那边缺少冰雕雪雕这类艺术呈现。他们知道黑龙江有很多杰出的冰上项目运动员,也在考虑能有什么合作项目。”

    冰雪赋予了黑龙江与众不同的魅力,但除了冰雪,这片黑土地还有更多“宝藏”。在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看来,未来黑龙江在5个领域都有发展潜力——旅游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和国际合作领域。

    “我们正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着力建设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张庆伟表示,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黑龙江将全力打造“3亿人上冰雪”核心区,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等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2018年前3个季度中,俄罗斯在黑龙江省的外贸份额占了71%,贸易规模达到867亿元人民币,贸易增长更是创记录地达到近60%。在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眼里,黑龙江省是俄罗斯的“老乡”,黑龙江省在俄中双边大规模的项目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期,俄中双方签订了农业规划,“我们期待这个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俄罗斯向中国的出口,包括俄罗斯的农业产品和食品,俄罗斯的天然食品在中国东北地区特别受欢迎。”杰尼索夫说。

    在荷兰驻华大使高文博看来,荷兰弗里斯兰省和黑龙江省的农业合作大有前景,“位于弗里斯兰省会的世界贸易中心,去年和哈尔滨签署了关于经济、科技和文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高文博听说哈尔滨在寻找合作伙伴建设大型的温室奶酪工厂和其他项目,而这些都是荷兰的优势领域,“明年6月弗里斯兰省将派代表团访问哈尔滨。”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1月14日 03 版

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讲话在港澳引起热烈反响
投笔从戎 智勇为国——王光宇
身先士卒抗日寇——邓永耀
2018年中国-东盟青年营在南宁启动
760名地信大会志愿者出征
绝壁深洞引清泉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中国东北门户
苏南小镇如何炼成改革开放“模范生”
乡里来了“驻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