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服是单兵的主要防护装具。古代战争中,人们已经穿着金属或者兽皮等制作的甲胄来保护身体。但随着枪炮等火器的广泛应用,沉重的铠甲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后来尝试把钢板直接缝在衣服上力求在战场上保存性命。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防弹服对机枪和步枪子弹的防护作用不大,反而会造成二次破片伤害。基于此,各国科学家将防弹服的研制方向调整到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上来。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成为重要突破口。
1945年6月,美国科学家首先采用尼龙中钢性、硬度最高但韧性和熔点较低的尼龙66与铝合金相结合,成功研制出 “M12步兵防弹衣”。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杜邦公司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超高强度、超高模量且耐高温的新型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具有抗张强度极高、重量轻、抗化学腐蚀以及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它就是著名的“凯夫拉”材料。
1983年,5名身着“凯夫拉”防弹服的美军士兵在贝鲁特街头遭到手榴弹袭击却无人死亡。这让“凯夫拉”名声大噪,几乎成为第二代防弹服的代名词。但这并不是说穿上“凯夫拉”防弹服之后就刀枪不入。随着现代武器的不断发展,在高速枪弹尤其是在突击步枪面前,“凯夫拉”等软体防弹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在日光照射或潮湿影响下,“凯夫拉”防弹服的防弹效果也急剧下降。
目前,美国已经将新一代防弹服的研制突破口放在了蛛丝与碳纤维复合材料上,很多国家也纷纷着手第四代防弹服的研发,但何时能够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还是一个未知数。
与防弹服历史发展轨迹相伴,中国单兵防护装备的研发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奋起赶超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前期,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根据国内外需求先后推出了54式和79式防弹背心。从技术指标上看,这两款产品都采用当时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的特种防弹钢,完全能够抵御5米内54式手枪和10米外79式冲锋枪的射击,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性价比很高。
但由于这两款防弹服功能相对单一,穿着的舒适性以及与盔帽等防护装具配套性较差,再加上同时期的美、英、荷兰等国已经全面投入到“凯夫拉”等软体防弹服的研制生产,因此我国的科研人员并没有将其继续完善并形成系列产品。
海湾战争爆发后,单兵防护装备的大规模配发和使用,使美、英等西方国家军队在战场上的伤亡人数急剧减少。在这种形势下,我军科研人员紧紧跟随国际顶尖技术,加紧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制,相继开发出了一系列“凯夫拉”软体防弹服,较好地解决了防护装具的重量、舒适性等问题,同时也逐步实现了原材料的国产化。我国也由此成为继美国、荷兰之后,第三个具有生产防弹服全产业链的国家。
尽管用“凯夫拉”制作的防弹服抗弹性能和舒适性较54式和79式防弹背心更好,但是作为软体防弹服的通病,单凭“凯夫拉”无法完全有效地抗击步枪子弹的冲击。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研人员在防弹服的外部设计上预留了插板以及存放弹夹的空间。在需要的时候,只需两块3公斤左右的高性能复合陶瓷防弹板,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件原先只能防御51式7.62毫米铅头手枪弹的软体防弹服迅速改造成为可以抵御5.8毫米钢芯步枪弹的硬体防弹服。
由于不是固定嵌入式设计,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只需更换被击碎的插板就可以实现对防弹服的再利用,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这款防弹服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时恰逢第二次海湾战争结束,驻伊美军防弹服缺口较大但其国内产能有限,这就为当时我国防弹服和插板等相关防护产品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
经过多轮严酷的测试,我国的防弹服以质量、价格、产能等诸多优势一举胜出,成功进入到美、英等国防弹服生产商的采购目录中。
我国科研人员根据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等战场上的伤亡数据统计以及对产品的反馈意见,不断在原有的设计理念和材料上进行突破与创新。在列装的2004-B软体防弹服的基础上,相继改进和研制出炮兵防弹防震背心、2004-防弹背心、防弹防刺服等系列产品,并对颈部、裆部以及两肋等实战中最容易受到狙击手攻击部位的防护进行升级,同时增加装具的灵活性,实现与07系列单兵战斗携行具的配套使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军单兵防护实现整体跃升。
我国的防弹服在舒适性、系统化、多功能开发以及受伤后防弹服的快速穿脱、新材料的研发等方面,与国际同类顶尖产品还有一些差距,但是良好的质量、优异的价格以及大规模生产的能力,都为中国防弹服占领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