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成都高新三十年之变——

政策“梧桐”如何引来“凤凰”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1月29日   07 版)

    最高500万元创业资助,建3.6万套金熊猫人才公寓,“金熊猫”人才创业企业原始创新成果等纳入政府相关采购目录并实行政府首购,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作为带头人的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在成都高新区开展技术攻关进行成果转化的给予团队综合资助……

    2018年2月,成都高新区出台《实施“金熊猫”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出一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拳”,其力度引起广泛关注。近一年来,其效果得到凸显,加速了各类人才聚集的速度。

    在天府之国崛起的热土——成都高新区,各类人才以“金熊猫”的全新形象,加入到中国西部发展的热潮之中。

    事实上,被形象地称为“金熊猫”计划的人才政策,并不是成都高新区关于引才引智首次推出的相关政策。成都高新区成立30年以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将目光聚焦在人才身上。人才,一直是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焦点”。

    新区聚新人

    从一开始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资源培训,到引进5-10年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核心骨干人才,再到行业顶尖的专业人才……过去30年间,随着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区环境更加舒适、城市功能齐全,成都高新区对人才的重视和吸纳也在与日俱增。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高新区一直倡导“政策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才聚集理念,努力为人才的成长和施展才华提供良好的条件。

    早些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高新区企业普遍采用的招揽人才方式。2008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再度重拳出击,实施主导产业“人才回家工程”,人才行动不再只针对软件产业,还扩大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

    实施人才回家工程,服务主导产业发展,是成都高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一个创新。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几年持续不懈地努力,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为了吸纳更多精英为成都高新区发展添动能,高新区人才部门主动出击,组团赴外招聘,吸引精英到成都高新区创业,或者加盟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至今,成都高新区人口增加了5万多。不断涌入的人才,让成都高新区更具活力和包容性。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的人才结构一直随着产业升级不断调整。发展前期产业缺乏骨干型人才,为此成都高新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广招人才。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成都高新区的人才结构发生变化,掌握尖端技术的核心人才更加符合高新区的发展要求。顺应变化,成都高新区开始着力采取一系列政策引进尖端人才。

    2018年初成都高新区发布的《实施“金熊猫”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了“金熊猫”全域人才培育体系,提供“金熊猫”创新创业平台支持、投融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鼓励“金熊猫”人才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鼓励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支持校地合作培养使用人才、降低企业引才育才成本,鼓励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建设、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等。

    新人添动能

    成都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落户这里的各类人才,也得益于自身构建的人才支撑体系。

    近年来,为满足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人才需求,成都高新区陆续制定出台“双创新政十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6条”“金融新政20条”“金熊猫人才计划”等政策;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推行“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放管服”改革等多项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三链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为经济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多年来,成都高新区对高级人才专项奖励、软件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创业与创新奖励政策等进行了梳理完善,进一步从人才政策上增强了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

    每当企业对人才发展提出需求,成都高新区总是有求必应。2010年,成都高新区20多家企业喊缺人。当年,高新区就依托区投资服务局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引进海外留学和博士创业人才43人。

    除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政府还为各类人才创业、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施各类人才培育计划。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一直是高新区秉持的人才发展理念。

    “金熊猫”政策规定,对“金熊猫”人才提供一卡通服务,在落户、奖励发放、融资理财、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享受精准定制和自选菜单式人才服务。

    2017年,成都高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8亿元,增长10%,占成都全市比重达到12%;规上工业总产值3314.7亿元,稳居全市前列。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25家,企业技术创新累计投入达37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家,总数达3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总数达115家。截至目前,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145家。

    为全力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人才生态链生态圈,吸引聚集各类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今年出台的“金熊猫”人才新政50条,提出了到2025年引进2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动能促发展

    为促进产业增速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自成立之初,坚持以产业吸引人才、集聚人才。随着产业的发展,人才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相互发展。而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要实现人才引领产业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成都高新区从2.5平方公里起步,发展到了今年613平方公里,“一区四园”的空间格局。

    在成都高新区众多企业中,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以人才增添新动能,进而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

    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的成都先导,研发团队中博士占比20%,硕士占比45%,主要致力于原创新药的早期链段研发——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在成都先导建立的早期新药发现平台,基于数百种不同的骨架结构,已经完成逾千亿结构全新、具有多样性和类药性的DNA编码化合物的合成,是国际上提供规模化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服务的三家公司之一。

    该技术能够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使用传统的方式建立一个拥有500万个化合物的库,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投资数亿美元;而利用成都先导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平台,建立一个拥有10亿个化合物的库,只需用时2~3年,投资数千万美元,且筛选效率提高数倍。

    目前,成都先导已与60余家制药、生物技术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建立原创新药研发合作,致力于发现、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秉承人、产、城互动互推的思路,以“产”为路径,“城”为载体,“人”为根本,构建生态链生态圈,引导应用场景强化行业植根性,全要素赋能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新技术、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新价值落地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产业主支撑、创新主引擎、发展主引领。

    (数据来源:成都高新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1月29日 07 版

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成了坑
父母包办会导致孩子缺乏主见
政策“梧桐”如何引来“凤凰”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