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然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给她看穿军装的照片。照片里,她的父亲一身陆军军装,英姿飒爽。王晓然回忆:“每次我都跟他说,我长大要当海军,海军的军装好看,我喜欢那身浪花白。”
2015年6月,王晓然看到了校园里的征兵启事,她的军旅情结一下子被唤醒。那时她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刚读完大一。
一向宠爱她的家人这次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从学业和身体两方面对她反复劝说。
的确,王晓然的校园生活刚刚展开。她所在的学院刚独立出来不久,当选外联部副部长的她带领着同学们突破缺乏经验和经费的困境,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初创的“雪夜星芒”更是成了一届届流传的经典活动。
在家人眼里,体弱多病的她根本无法承受高强度的部队生活。当过兵的爸爸更是直言:“你不适合部队。”
然而,王晓然还是穿上了梦想中的浪花白。
她说:“我爸对部队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能去当兵他其实是很开心的,但是身为一个父亲,他表达得更多的是担心。”
到了部队之后,新兵连的艰苦训练让王晓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确实稍差。感冒发烧经常找上门,但是她咬紧牙关,没有一次掉队。她说:“我是力排众议来的,既然来了,就要做出个样儿来!”
在一次跨昼夜36小时演习中,王晓然不仅没有掉队,还帮助了生病的战友。那次演习白天是练习打靶、军姿、队列和体能课目,晚上是负重翻山。在演习之前,王晓然双膝已经水肿得很厉害了,甚至穿制式的裤子都有点费劲。“当时班长让我不要参加了,但是我还是去了。”有个生病的战友跑不动,“我拉着她一起跑,最后我们都没有掉队。”王晓然说。
王晓然这个文静而不失活泼的回族姑娘,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报喜不报忧。很多姑娘拿起电话,在限定的5分钟时间里,一个字也说不出,一直哭。而她说:“这儿挺好的,有清真食堂,伙食也蛮好。”
“掉皮掉肉不掉队。”3个月的新兵连,王晓然突破身体的极限,战胜了自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王晓然下连队之后,进了机关。为了研习好业务,王晓然每天熄灯之后在被子里偷偷打电筒学习,甚至做梦也是业务内容,最后考核时,王晓然的成绩名列前茅。
军营的文体活动很丰富,王晓然报名参加了全营范围的演讲比赛。以“改革强军”为主题,从父辈的军旅情结讲到自己对海军的执着,从身边战友的改革实践到自己工作上的努力。最终获得第二名。
进入军营的第一年,她荣获了年度“优秀士兵”,并获嘉奖一次。
第二年,王晓然已然是一名“老兵”了。于是她辅助班长,肩负起带新兵的责任。
第一次见新兵,王晓然非常忐忑。虽然跟几位“老兵”一起开了不少讨论会,但是肩上的责任感让她还是很紧张。“新兵刚来的时候,对他们要严厉一些”,脑海里想着老班长的话,王晓然对新兵严格要求,然而换来的却是新兵的抵抗和对她的不理解。
王晓然大学时学的是管理专业,这个时候她真正体会到了管理的难度。
好在,王晓然和新兵们关系的转折契机很快出现了。一名新兵被查出肿瘤,需要住院进行手术。而这位新兵的家人不能陪护,于是王晓然等几位“老兵”便主动排班晚上轮流陪护。王晓然说,那几天她就坐在战友床边不敢睡觉,既怕错过换药时间,又担心战友去厕所不好意思叫她。
以心换心,终于,王晓然换来了新兵们的理解。新兵们开始分担她的工作,也开始明白她的用心。
2017年9月,王晓然重返校园,两个月后,她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虽然入党誓词王晓然已然背了很多遍,但是真正入党宣誓大会那天,王晓然仍然觉得太激动了,“讲话都有点磕巴。真的很激动,真的是——光荣。”
退伍之后的这一年,王晓然奋起直追,学习成绩甚至比之前还要优秀。她说:“部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
实习生 李晓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