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一般设在规模较大或者位置较偏远的乡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大量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任务,同时还指导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在法治中国进程中发挥着“神经末梢”的作用。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也是中国基层法治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我对基层法庭的了解,源于一个远房亲戚。他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转业后,被安排到我们乡镇法庭工作,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父母说起他。那个时候,虽然对这个亲戚的级别及工作职责没有什么概念,但我能知道,在我们那个大家族中,他就是个“大官”了,有相当的影响力。
读大学时的一个暑假,学校安排我们搞社会实践活动。我找到了这个远房亲戚,请他帮忙联系实践单位,于是去了他曾工作过的乡镇法庭。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司法审判机关,尽管实践时间不长,只有半个多月,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法官经常在自己的宿舍里办案子,当时五六个法官和司法干警挤在两间办公室里(法庭当时还有两间房子,一间是审判室,一间好像是档案室),当事人经常在法官的办公室里争论甚至哭闹。有一个年龄稍大的法官,就把他的双方当事人带到自己的宿舍里去开庭,他的单人宿舍大约18平方米,一张床一个简易书桌外加两把椅子,当事人有时就坐在他的床沿上,或者干脆站在那里,接受询问或者互相辩论。有的人站累了,就往地上一蹲。有一次,一个诉讼当事人从城里找了个律师,律师对他的这种“随意式”办案当场提出了异议,他大怒,说:你以为我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办案子啊?你去给我找城市里那种标准的法庭,我们现在就过去开庭!
当时,另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县里要求法庭工作人员填报一个信息表,当时全体法官和司法干警中,接受过法学教育的只有1个。但是,他们每年办理的各类案子数量却相当可观。当年,基层现实就是这般无奈。
20多年以后,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再次到了这个法庭。原来的平房早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带院子的二层楼,现在的法庭不仅有多个审判庭、调解庭,而且已实现信息化。当事人到法庭后,会有一个法官助理引导当事人填写诉讼请求,然后会给当事人明确的期限提示、风险提示,并告知常见注意事项。虽然生活在农村,不少当事人也都聘请了专业律师,因此诉讼过程相比以前流畅很多。
据门前公示的法官信息看,现在的三名法官都具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都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连辅助人员也多具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现在的法庭负责人说,这些年,国家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审判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与20年前相比,审判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大大改善了,他们早已不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事务,不过工作量却更大了。
这些年,国家不断推进司法便民措施,立案已是“零门槛”,加之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老百姓有争议也越来越愿意寻求司法救济,因此案件量连年上升。现在,每个法官都是超负荷运转,白天开庭晚上写判决书已是“新常态”。 不过,由于现在法官的审判能力大幅提升、民众对法治的认识能力也不断提升,裁判和调解一次性成功率也大大提升。现在他们判决的案件,90%以上能做到“案结事了”,基层法庭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公正守护者。
朱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