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观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触摸“国之重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05日   03 版)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太多好处了,一听说国家博物馆有这个展览我们就赶快过来了。”62岁的刘建伟和老伴儿一大早就到国家博物馆门口排队,“一是要来看看天宫二号,再一个还要看看‘蛟龙’。”

    目前,“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设有伟大的变革、关键抉择、壮美篇章、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等6个主题展区。其中,让刘建伟和老伴儿心心念念的“大国科技成果”主要分布在关键抉择和大国气象两个区域。

    触摸改革开放科技脉动,必到此一观。这两个展区的参观者摩肩接踵,流连于“大国重器”之间,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变得像小孩一样兴奋。

    “必须得和天宫二号拍个合照!” 刘阿姨好不容易等到合影的机会,快步走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模型前。拍完之后,又心满意足地朝着对面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走去。

    “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的卫星和载人飞船都上天了,国家强大了!我们自己的经济条件也好了,经常出国旅游。”已经退休的刘建伟和老伴儿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改革开放的获益者”,置身展览之中,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关键抉择,引领历史走向

    为了中国普通老百姓这自豪的一笑,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们敢为天下先,艰苦奋斗、只争朝夕。

    在关键抉择展区,“可上九天揽月”的航天科技展台与“可下五洋捉鳖”的深海技术展台相对而立,中间不远处有一轮火红的“人造太阳”装置模型高悬,象征着核聚变能源散发出的光和热……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党中央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心和科技工作者们辛勤的汗水。

    197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95年,党中央正式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2006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航天科技领域、深海科技领域、能源科技领域……在改革开放的科技大潮中被托举出的重大战略项目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项目的亲历者们在展览现场,和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我是个农村孩子,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饭,直到上大学了也没敢想以后能有车有房,更别说参与这么伟大的事业。”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秦绪文今年41岁,是我国海域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参与者之一,现在又兼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他说:“改革开放给了我满满的获得感。”

    展览上,秦绪文在我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模型前接受媒体采访。据他介绍,经过20年的艰辛追赶,我国天然水合物(可燃冰)勘查和试采取得了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已从起步时被动依靠国外技术,后来居上,如今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对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在秦绪文看来,政策支持、经济投入和人才输入是能够获得这些成就的根本保障。而这也是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总体部总体室主任何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术部副主任杨磊的共同感受。

    紧挨着可燃冰勘查试采装置模型的,是以蛟龙号为代表的深海运载装备展台。杨磊看得出来,不少人都是冲着展台中央1∶2比例的蛟龙号模型前来参观的,有的观众脚步还未到,就早早地喊道:“看!那是蛟龙号!”

    他告诉记者,能达到世界顶尖的深海探测水平,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环境。“我们从事海洋事业的科技人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关心和投入。比如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设立了深海技术与装备重点支持专项,经济投入上也有大幅度增长。”杨磊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以前我们对深渊调查的认知是空白的,现在有了蛟龙号,就能够搭乘科学家到指定区域,对深海的环境和生态作深入的调查分析,这对研究深海生物和开发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在蛟龙号模型的对面,航天科技展台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宇航服、月球探测器模型,以及火箭模型等也颇受欢迎,往往是团体合影完还不过瘾,人人都希望能够单独和大国重器来张亲密“自拍”。这给何巍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他激动地说:“大家对航天事业都非常关注,也非常包容。”他介绍,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系列型谱,使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飞船和探测器的能力,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60多年中,绝大部分成就都是在近40年取得的。”何巍说,截至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数量共为292次,其中改革开放后共发射了286次。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相继首发成功,中国航天进出空间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矢志不渝,更新大国气象

    关键抉择造就大国气象。进入大国气象展区,一块闪动着我国新近重大科技成果的大屏幕首先映入眼帘。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神威·太湖之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和地球深部探测等战略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复兴号高速列车、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等应用技术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家精神广泛弘扬、军民协同创新深入推进……中国科技实力赢来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而这些成就,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身处展厅之中,高科技的脉搏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位于展厅门口的电子毛笔字互动体验展台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们一个接一个拿起毛笔,体会用电子墨水写毛笔字的神奇之处,不少人一边写一边兴奋地对身旁的朋友说:“帮我拍下来,帮我拍下来!”

    幸亏智能互动体验项目还有不少,没有机会写电子毛笔字的观众还有机会参与机器人画像。不远处,一名人工智能机器人“画家”带着瓜皮帽和金丝边眼镜,正宁心静气地以一名女观众为模特,画人物肖像。场面之新奇,引得无数人围观、拍照。

    再往前走,长得比人还高的水稻、高铁模型、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体验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量子通信演示模型……众多展品令人目不暇接。

    每一次触摸和体验,都让普通观众更加意识到,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中国科技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这一方小小的展厅里,我们能看见,一系列上天入地、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创新项目硕果累累;我们能听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国气象日新月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05日 03 版

习近平和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共同会见出席中国-巴拿马经贸合作论坛的双方企业家代表
习近平会见巴拿马国民大会主席阿夫雷戈
彭丽媛会见巴拿马总统夫人卡斯蒂略并共同出席艾滋病防治公共宣传活动
观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触摸“国之重器”
毁家纾难抗日殉国——鲁雨亭
武汉军运会计划招募志愿者25万名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举行会谈
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
穷沙洲上长出“张家港精神”
济宁:精准“画像”贴近青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