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2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成都高新三十年之变——

培育“独角兽” 激扬新经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07日   06 版)

    独角兽,这个近几年火热的名词越来越受到追捧。随着全球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换挡”,世界各国纷纷布局新经济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高成长性独角兽企业。

    当下,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经济成长速度直接决定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结构、进程和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动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已超过30%。而一个区域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多少已经成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成都,这座新一线城市正致力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打造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而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的成都高新区,聚集有30余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正致力于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一个围绕新经济“独角兽”的故事正在上演。

    高新区已成独角兽企业成长沃土

    “新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而生的产物,于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都市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2017年,成都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出台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政策措施。

    政策大礼包频频发布。2018年1月,《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将发展共享经济明确落实在交通、住宿、医疗、旅游和生产等各个细分领域;2月,《加快新经济企业引进的工作措施》提出了8个方面新经济的具体招商举措;不久,《关于推进流量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加快流量经济在消费提档升级、枢纽门户建设、对外互联互通及平台打造四个方面14个场景的深度应用;3月,《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成都市推进智能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两个新经济形态实施方案相继出炉。成都全市一时纷纷在新经济上加码,各区县频频出招招商引资、扶持创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资源聚集地和创新主战场,已成为独角兽企业的主要聚集区。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164家独角兽企业。其中,125家分布在国家高新区,占比高达76.2%。

    目前,大量独角兽企业尚处于创业阶段,急需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持,而国家高新区内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为独角兽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成长支撑。

    作为全国首批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不断优化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供给能力,为独角兽企业发展提供了土壤。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成都高新区构建了由专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楼宇、专业公司等构成的孵化网络体系,孵化载体总面积达430万平方米。打造西南一家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各类人才总量超52.5万人,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687家。

    成都高新区已成为成都新经济发展具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区域。在成都对外公布的2018年度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名单中,成都高新区69家企业入选。而在去年成都市公布的3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中,30家成都高新区企业跻身榜单。

    更重要的是,在这片热土上,新经济的土壤越来越肥沃。2018年1月-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8000家,同比增长80%。新增估值过亿企业10家、种子企业160家;新增销售收入首次过千万元企业71家。新增培育拟上规入库企业61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企业15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和团队100家。

    给准独角兽找“导师”

    “未来,想打造一个平台,请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等群体来给企业做辅导,做准独角兽的导师。”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每隔一段时间,成都高新区都会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询问企业最近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并寻找自身能提供的服务和帮助。准独角兽迈向独角兽,这是一个坎儿,其中需要资本对接、市场开拓等种种条件,比起初创期,此时企业的各种资源需求一下子增大了很多。

    “从0到1相对容易,从1到10难度就大了很多。”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经济是“摸着石头过河”,模式很多、风险很大,政府能做的就是做好服务,帮助企业一起度过道道难关。成都高新区希望能给准独角兽找导师,这些导师都有成为独角兽的经验,自身也拥有庞大的资源,如果能把双方的资源、诉求整合在一起,无疑会给准独角兽们提供非常大的支持,让他们少走弯路,加速发展。

    优秀的导师就像一块磁铁,能不断吸引资源的加入,从而完善产业生态链,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圈,抓痛点、补短板,以优越环境积聚发展要素,就能让更多项目从“摇篮”走进市场。

    准独角兽在向前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产业的上下游、周边无疑是最佳选择,完善产业生态圈就能让企业有丰富的实践场景。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企业苦于找不到第一单,那第一单就由我们来做,做无人货架的企业就先让它在我们办公楼铺设,做显示屏的企业,我们就优先购买他们的产品……

    业界共治推动产业政策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服务企业的举措还不止于此。在2018年11月22日举行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培育大会上,前来参会的企业家们还听到了一个关键词:业界共治。这是成都高新区打破传统政府主导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会上颁布的《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提出,每年设立5000万元业界共治专项资金。按照业界共治理念培育产业生态圈,对构建重点产业生态圈给予每家业界共治理事会一些资金支持,用于开展规划编制、企业服务、生态营造等,支持产业生态圈企业集群发展。

    业界共治模式对企业自身发展意味着什么?企业如何在这一模式下共同发力构建产业生态圈?亚信安全西区政府事务负责人认为,业界共治可以让产业培育的“齿轮”,在政策支持、企业需求以及项目招商等方面“咬合”得更加精准。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推进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建设,而构建产业生态圈的核心目的是服务企业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业界共治就是为了进一步缩小产业政策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无缝对接,避免“头痛却医了脚”。

    梧桐已栽,静待“凤凰”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制定的政策措施条条直击初创企业的难点和痛点,力求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

    日前,酒饮销售平台壹玖壹玖晋升为新零售独角兽。这也是继新潮传媒、医云科技之后,今年成都高新区诞生的第3家独角兽企业。

    近期,成都高新区培育独角兽的进程再次加速。2018年11月2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产业培育大会,再次推出政策大礼包。在这次会上,成都高新区发布了《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该政策共18条,明确提出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

    政策提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主导产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链条,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推新经济发展和新动能培育。

    政策的“礼包”真金白银。比如,对首次认定的种子期雏鹰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被认定为一年爆发式增长、三年复合高增长、五年连续增长的瞪羚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10万元、2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认定的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3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认定的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关口,成都高新区提出新的目标——力争三年时间培育种子期雏鹰企业1500家、瞪羚企业150家、独角兽企业10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5家。成都高新区将建立独角兽企业专员服务机制,制定出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投融资、市场开拓、载体支持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对潜在独角兽企业给予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的全过程扶持,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

    (数据来源:成都高新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07日 06 版

京津冀首个网络作家村落户天津
武大靖:我的心中有个战士
汉语纳入俄罗斯“高考” 专家:文言文,俄罗斯学生真的在学
培育“独角兽” 激扬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