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冕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的格斗机器人,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绿色智能制造产品,德国红点奖作品“灵活的斧头”……三明学院师生们这些或“高大上”或接地气的“双创”成果,在为期3天的第三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可以说很是“吸睛”,引得现场不少观众频频驻足。
作为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之一,三明学院拥有的远不止这些。
4年来,三明学院获得德国红点奖等300余项国内外设计类奖项,孵化300余家大学生企业,平均每天获得1个省级以上竞赛荣誉,不到两天就有1个专利获授权,涌现出一批批创新创业成果。
要问其中有何秘诀,三明学院自有一套。
以赛带创 培养“致用”人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汹涌而至,三明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健很快就意识到,这将是一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时机,也是一次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因为大家在双创教育方面应该是同时起步”。2014年,三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应运而生。
三明学院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属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省内山区的地方本科高校,有着“百年致用、闽师之源”的传承。刘健心里很清楚,搞“双创”依然要坚持“经世致用、自强致胜”,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现“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办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培养“会应用、有后劲、好就业、能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让学生一进校门就知道自己致用的“目标”,三明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的核心能力,设立“专业知能”(目标权重占30%)、“实务技能”(目标权重占35%)、“应用创新”(目标权重占15%)、“协作整合”(目标权重占10%)和“社会责任”(目标权重占10%)等指标;并全面推动第二课堂的“学分化”“课程化”“项目化”,以此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次亮相于第三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的“格斗机器人”便是因大学生科技竞赛而生。机器人看起来其貌不扬——4根竖起的传感器、两个灰色的钢铲、橘色的机身——却已是战功累累,并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中成功卫冕2V2格斗总冠军。
设计者之一、三明学院大四学生何智文认为,科技竞赛是一个“引爆器”,“平时学到的方法终于派上用场了”。从今年7月初到8月中旬,何智文与3名队友每天沉浸在格斗机器人的制作研发中,一个机器人反复组装七八次,时常熬到夜里一两点。何智文说,兴趣是他们的动力,而这种兴趣来自于创造。
包括何智文在内,3年来,三明学院共有22141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学生获得授权专利548件。
对接产业,实战化训练如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创教育中,三明学院始终坚持贴近地方产业实际,明确提出“面向福建,三明优先”的发展战略,紧盯着核心产业、龙头企业等,格外强调地方性、应用型、实战化,注重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度。
2017年,三明学院与三钢集团合作共建了“闽光学院”,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项目合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学院便为三钢集团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基于机器视觉大型砂轮片在线更换系统,更换砂轮片时间可比以前节约2/3,据测算一年可为三钢增效3.8亿元。
传统的砂轮片更换采用纯人工更换方式,由于砂轮片重量大、直径大,更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为与三钢集团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三明学院成立了专门的“三钢闽光智能装备项目驱动创新班”。
创新班没有固定的人数,会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以自愿报名为原则,以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用。这样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交叉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三钢闽光”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负责教师高浩与其他教师所做的仅仅是将创新研究的公式步骤介绍给学生,具体的设计策划与方案由学生与教师各自制订,最后综合讨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在企业打拼到回学校教书,高浩深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培养有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生,在他看来远比单纯掌握某一门技术重要。
“这是一个与社会直接接轨的实战化平台。学生不仅是来学习的,他们更是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高浩说。
何智文就是创新班的学生之一。在他看来,“在学校中已经接触到了很多面向企业、工厂实际操作的项目,不单单是学书本上的知识,还锻炼了思维和能力。”如今,他还进入了机器人研究设计实验室,机器人身上的每一块电路板和运行中的每一段程序都是他亲手完成的,而这对已经参加过企业实战训练的他来说,可谓熟门熟路。
此外,三明学院还紧盯乡村振兴,组建了村镇绿色发展学院,建成“设计+”省级众创空间,创立“设计+”服务三农项目,为山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培训电商创业者3万余名,孵化小微企业100余家,助推三明下辖10个县(市)成为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面向未来,融合校内外资源
刘健并不鼓励大一、大二的学生直接创业。在他看来,学生创新创业想要走得更远,需要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创新。在这一阶段,三明学院开展致用特训营培训17期,覆盖师生近千人,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到了大三、大四阶段,学校会有意锻炼学生在创业流程、成本意识、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会“全盘包办”。刘健告诉记者,学校是引导者,而非“保姆”。截至目前,三明学院建成了总计3.59万平方米的“一园三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未来学校的“双创”教育,刘健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大难点。“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需要有创造性,善于去做产品,去捕捉或挖掘市场,既要知识面开阔,同时又有专业创新的知识和能力支撑去组织、引导学生。”
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学校,三明学院依托与台湾15所姊妹校的合作关系,6年来,邀请64位台湾教师来校任教,直接带动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此外,三明学院还拓展了北京大学特训营的校外资源,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创新创业种子近千人。
在刘健看来,未来“双创”教育要做大做强,学校还需要抓好学科建设,利用“双创”对学科进行深入挖掘,并根据现有的市场元素和产业布局对关联专业进行重塑,对教师等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也使得学生更好接轨未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记者 郑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