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本报刊发的融媒特稿《半个世纪的青春接力》,记录了祖孙两代接力修建成昆铁路的故事,许多读者为这群身居大山的“逆行者”点赞。不久前,本报与中铁隧道局策划了首期“职业互换体验”。记者深入小相岭隧道,进行为期1个月的驻点采访,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隧道建设者来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感受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优良作风。今日起,本报陆续刊发记者发回的稿件、图片及以移动端为主的新媒体作品,记录建功基层的青春。
-------------------------------------------------
11月的一个清晨,中铁隧道局成昆项目的孙小刚驾驶着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前往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施工现场。车子缓缓前行,目光所及是险峻的山脉。
小相岭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和喜德县境内,全长21.775千米,这是Ⅰ级高风险隧道——地处西藏板块和龙门山地震带之间,这里如同一座“地质博物馆”。2016年,一群中铁青年扎根此处,接过“老成昆铁路”前辈们的旗帜,计划用6年打通这条隧道,为当地百姓修好“致富路”。
强大的自然力量超乎他们的想象。隧道掘进过程中,时常能碰到像沙土一样绵软的岩石和参差不齐的断层,稍有不慎,构造复杂的岩层总能将钻机卡在石缝中间。“这是我们最发愁的问题!”孙小刚坦言,卡进去的钻杆要“费很大劲”才能拔出来,制约工期进度。
为与恶劣的环境博弈,中国中铁决定蹚出“新路子”。3年前,8名工人到瑞典学习三臂全电脑凿岩台车操作技术,孙小刚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看到台车的“威力”后,他惊呆了:只需设几个参数,坐在操作室中的工人就能完成任务。
台车翻山越岭来到小相岭,引来很多人围观。这台成本将近1000万元的“豪车”有封闭驾驶室、三条大臂、导航系统,孙小刚成为项目中“开豪车的年轻人”。
隧道内,它如同变形金刚“大黄蜂”,不断向前钻探,智慧大脑根据指令完成动作,智能识别不良岩层,很好地避免了“卡钻”的问题。不仅如此, 以往钻孔需要20多人,现在只需3人,极大缩短了工时。
这群年轻人用新技术披荆斩棘。2017年,连续6个月实现持续高产,创造了我国山岭隧道机械化钻爆法施工的历史纪录,更好地打通了曾经的“修路禁区”。
这只是小相岭隧道智能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过去,小相岭隧道内的粉尘非常多。噪声中,站在最前方工作的工人只能靠拍肩、打手势、紧贴着耳朵大喊等方式沟通。“新发的口罩只要工作一上午就变黑了”“施工声音很大,从现场出来后耳朵还嗡嗡直响”……
如今,一台台现代化设备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封闭的操作室让工人觉得更加安全,他们不再担心有碎石掉下来会被砸伤。司钻班班长罗成欣喜于一线工人施工环境的改变。他指着工作服,“看,没有明显的脏污吧”。
中铁隧道局成昆项目指挥部总工程师李兴瑷回忆,从前没有先进的设备,工人们只能一铲一铲地浇筑混凝土,后期混凝土养护及均匀度都是问题,很容易造成强度、硬度不达标。2016年,中铁隧道局引进多功能衬砌模板台车,实现了机械化浇筑混凝土。几个月前,机械队长王定枝带着一群同事还在现有基础上加装了自动喷水养护装置,只要设定几个参数,这个新设备就能在规定范围内喷射水雾,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省时又省力。
走进正在开挖的小相岭隧道,挖掘机、风钻声等机械化设备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李兴瑷感到自豪,地质钻机、扒渣机、液压移动栈桥等各司其职,如同一条通畅有序的流水线,彼此配合,齐头并进。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暗河、断层、岩溶随处可见,谁也不知道前方会有怎样的危险。机械化配套施工,是安全和效率的保障”。李兴瑷作了个对比,以前老一辈用6年时间打通6公里的沙木拉打隧道,现在他们用同样的时间可以打通21公里的小相岭隧道。这一系列的机械化配套设施,为小相岭隧道的建设添加了极大助力。
孙小刚驾驶设备不断向前探去,眼睛来回扫视,观察钻孔情况、校对参数、不时与旁边的搭档耳语几句。驾驶室内,“青年突击队”5个字被印在玻璃上,这是他们常用来激励自己的方式。
隧道开工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工地上的同事来来去去,“但更多人选择留在这里”。孙小刚心中理解同事“离开”的选择。闲暇时看看家人的照片,想想拍照时一家人在海边游玩的场景,或者用微信和家人视频,他也有想家的时候。
留在这里的年轻人坦言,当整个团队一起攻克难关,创造出隧道开掘新纪录时,就会有“满满的自豪感”。他们希望在新成昆线通车之后,带着家人坐一趟火车,告诉他们,“这是我工作过的地方”。
打通小相岭隧道,就意味着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我一定要把这个隧道修通。”站在施工现场,孙小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这个隧道人的战场,他不想后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温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