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加工,回收全部都做投入太大风险也太大!”创业导师傅强的话,让单鹏豁然开朗。
单鹏是一个废旧衣物再生研发与综合利用项目的负责人。他们回收废旧衣物,生成可纺纤维,再生产出劳保手套、货运车帐篷等。在“2018乡村振兴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周系列活动”上,他带着项目进入“潍坊银行”杯潍坊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得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以下简称“北创营”)导师的专业指导。
“把商业模式都给我们梳理清楚了,一步步指导我们进行优化。”单鹏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虽然自己的项目有技术优势、市场销路,但商业模式比较粗糙,“想到哪步干哪步”。傅强是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的驻场导师,他告诉单鹏:“先把企业工装这块儿做好,社会回收下一步再做,不要杂而散,要小而精。”
单鹏根据指导,连夜修改参赛PPT。最终,他的项目获得了这次大赛的一等奖。
据了解,潍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今年迈入第十届,团潍坊市委引入了“他山之石”——北创营。双方经过研讨和实地调研,决定突破创业大赛常见的“赛马”模式,长期帮扶创业者成长,实现为创业者“赋能”。为此,双方将大赛升级为内容丰富的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周活动,并充分发挥北创营的资源和能力,多种创新举措并举。
侯立端带着在柬埔寨进行的热带粳米稻项目来到山东省潍坊市,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此次大赛聚焦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和他的项目正相关,北创营导师的创业实战课程让他受益匪浅,“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怎么和政府处理关系很关键。要让当地政府有更多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往下做”。
农业项目周期长,投资回报较慢,但是侯立端和团队一起默默坚持着。这项热带粳米稻技术从2013年开始研发,经过4年多适应性培育,成功试种杂交粳稻品种,通过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加速优良品种的应用,提高了当地农民生产技术和收入水平,如今已经种植2000公顷,还与柬埔寨当地签订了20万公顷的种植协议。
废旧衣物回收也是一个“慢”项目。团队从2015年开始研发,当时市面上旧衣服加工通常只能做无纺纤维,卖五六百元一吨,制成针刺毡、蔬菜大棚的保温被。他们瞄准“可纺纤维”进行技术创新,去年5月投产,今年申请下来国家专利,可以卖2700~3500元一吨。由于原料为军装、工装等旧衣物,成本比其他厂家用服装厂的边角料大幅降低。
初创项目往往缺乏人才和资金。团潍坊市委在了解到单鹏的项目实际情况后,联系对接了以纺织专业见长的山东理工学院,使双方进行产学研合作,还积极为项目申请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资金。
这次参加大赛,更让单鹏激动,因为奖品不仅有3万元现金奖励,还有北创营全国班的直录名额,“学习机会比奖金更珍贵!”
据了解,北创营为大赛“量身定制”的现代服务业特训班(七期)的100位营员,是从400多位全国申请人中胜出的,近70位来自潍坊之外的城市。在“2018乡村振兴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周系列活动”中还举办了“商行天下”山东潍坊产业对接合作洽谈会,促进优质项目落户潍坊;邀请院士、上市公司董事长和业界新锐举办行业高峰论坛和公开课,帮助创业者增识长智;参加特训班的学员将纳入北创营的营友服务体系,获得长期系统的创业扶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