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是合肥市街居体制改革设立的首个街道级社区,2013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社区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初步形成了“五个一”的“两应”社区工作法,并代表安徽省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宣传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的政治功能
一是把牢“方向盘”。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打造社区多媒体工作室,上线世纪早茶微信公众号,创设新时代传习中心1个、分中心11个、传习点112个,组建圆梦百姓宣讲团,创新微直播、微电影、快闪等形式深入传播新时代、新思想,充分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共识。二是做强“主引擎”。以党组织建设带动社区组织、自治组织、志愿组织、群团组织建设,社区党建共同体联结35家驻地单位党组织、商圈党委联系服务74个企业党支部、公益坊联合党支部联动108家社会组织,构建起驻地单位、居民区、商圈、社会组织四个领域党组织体系,形成了“众星拱月”、“月明星灿”的良好局面。三是当好“领头羊”。实施“红色领航”、“头雁工程”,建立社区党员包片联户、积分评定、双向反馈等制度,组建楼栋党小组194个、覆盖率达80%,动员组织4700多名驻地党员到居住楼组党小组报到,到红色项目履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着力构建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坚持多元共治理念,充分整合辖区单位和资源,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一盘棋”格局。一是注重搭平台、建机制。成立有50多家驻地单位参与的社区共治理事会,整合69支志愿队伍成立滨湖帮客联盟,培育社会组织、自治组织112个,发掘居民楼栋党小组长、自治组长等骨干人才400多人,凝聚核心志愿者3000多人,建立自治共治会商、例会、恳谈、联络等机制,形成了“一股绳”、“一盘棋”联动共治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链资源、聚合力。以“世纪共治·公益主张”为品牌,成立社区共治U基金,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组织认领实施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项目,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推动共治愿景落到实处。3年多来共筹措自治共治资金400多万元,实施社区营造、议事协商等10大类自治项目227个,受益居民达9万多人次。三是注重树导向、强激励。探索共治单位公益责任量化评价制度,组织开展社区春晚、公益路演等以自治共治为主题的活动120多场,鼓励引导驻区企事业单位认领公益项目,常态化开展优秀共治单位、居民自治先锋、最美滨湖帮客评选等工作,不断激发各方参与自治共治的热情和合力。四是注重提能力、育骨干。围绕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设全国首家社区治理学院,常年开展社区治理6大系列课程,3年来累计开课210多次,培训人员1.1万多人次,为推进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力谱写居民自治的参与乐章
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奏响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交响曲”。一是聚力于“转”,推进居委会职能归位。在安徽省首开居委会完全“去行政化”先河,8个居委会成员全部由属地居民选举担任,不坐班、不拿工资、不承担任何行政职能,主要履行宣传政策法规、开展睦邻活动、领办公益项目和监督物业管理等职责。二是聚力于“引”,推进居民自我服务。以发掘居民骨干为切入、以搭建参与平台为重点,发掘培育楼栋党小组192名、居民楼栋组长236名,发掘并表彰“居民自治”先锋50人次,成为引导居民和推动自治的中坚力量。三是聚力于“促”,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协商体系,创造议事会、理事会、恳谈会、民主访谈(评议)会、居民开放空间、社区论坛、社区工作坊等协商形式,促进居民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与成立之初相比,社区信访接待量、居民投诉量和四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52.6%、43.9%和36.1%,居民满意度由85.3%提高到96.7%。四是聚力于“提”,推进治理能力提升。创建全国首家社区治理学院,以基层党建、城市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文化6大版块课程为重点,三年共开设课程874课时,培训7680人次,组建13个成长小组,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着力厚植文明友善的文化生态
加强正能量引领,构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努力将社区打造成为情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一是常态化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各种QQ群和微信群、小区围墙、公园广场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连续5年举办社区春晚并在春晚上评选表彰最美滨湖帮客、最美家庭、感动人物等“十大领域”代表人物500多人次,组织开展“四美一好”楼栋创建,把文化的基因融入到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的各个层面。二是创新化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滨湖帮客联盟,试行帮客联盟成员团队暖心指数评价办法,连续二届举办社区帮客文化节暨千人公益走活动,创刊《滨湖帮客报》,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团队达到68支、核心志愿者近3000人、参与志愿者达14000多人“滨湖帮客”在合肥市创出了品牌和特色。三是持续化构建和谐睦邻关系。围绕邻里和睦、勤俭节约、孝道诚信等主题,持续开展小区亲情重拾计划、家风故事会、中秋百家宴、邻里团拜会、小区趣味运动会、栋楼一家亲等活动,建立一系列邻里亲情服务机制。
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做好新时代的“答卷者”。一是积极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建立社区中心、小区睦邻中心 “两级中心”服务平台,涵盖社会事务受理、社会组织孵化、居民食堂等八大平台,社区服务中心面向居民群众首推全年度无休、全天候开放到晚上22:00服务,仅2018年以来就接待群众90.3万人次。二是深入推行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变“为群众端菜”为“由群众点菜”,实施“你公益服务、我项目资助”计划,每年设立居民自治基金、公益种子资金,鼓励居委会、志愿组织、社会组织、党小组等针对居民需求,策划、申请项目,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效,梳理并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10项,推行网上办理,基本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好”的目标。三是探索实施“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起由党员骨干担任群主的社区微信群、小区QQ群、楼组QQ群三级圈层体系,畅通居民沟通与诉求表达渠道,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数据来源:合肥市包河区)